【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麻醉科接受麻醉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98例(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49例为一组。参照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使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4.08%,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较为可观,值得推广。
【关键词】:异丙酚;麻醉;甲状腺切除手术;瑞芬太尼
甲状腺切除手术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对麻醉效果的要求较高,要求麻醉效果达到起效速、安全性高、苏醒快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1]。传统麻醉均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方式,但易出现气管受压、牵拉等反应,对患者产生的痛苦较大[2]。因此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更倾向于全麻方式。本文研究针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主要采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方案进行麻醉,旨在进一步证明该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报道见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麻醉科接受麻醉的98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为2组,参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
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9例、20例;年龄范围在35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4.57±4.68)岁。
参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8例、21例;年龄范围在34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4.34±4.24)岁。
对比两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即P大于0.05),可以实施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气管插管行全麻措施,术前禁食8h,并于手术前半小时注射0.5mg的阿托品以及0.1g的苯巴比妥钠。静脉滴注2mg/kg异丙酚、0.1mg/kg维库溴铵以及0.08mg/kg的咪唑安定进行麻醉诱导。
参照组:使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在常规的基础上,泵入微量异丙酚8mg·kg-1·min-1并追加0.1mg/0.5h的芬太尼维持麻醉。
观察组:给予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在常规的基础上,于诱导结束后使用微量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以及异丙酚8mg·kg-1·min-1,进行持续麻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麻醉后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记录并且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麻醉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数据,并用t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并用卡方检验,当2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醉后,其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 组别 例
(n) 呼吸恢复时间(min) 清醒时间
(min) 拔管时间
(min) 观察组 49 5.21±1.75 7.94±2.35 10.11±3.87 参照组 49 8.64±2.15 14.65±4.56 20.16±6.28 T值 - 8.66 9.16 9.54 P值 - 0.01 0.01 0.01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4.08%(轻微疼痛1例,咳嗽1例);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20.41%,其中轻微疼痛患者3例,咳嗽4例以及心动过缓3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甲状腺切除手术常使用传统的麻醉方法,其中以颈丛麻醉或者全麻或者局麻联合颈丛麻醉为主[3]。但该方式的阻滞效果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给患者带来咳嗽、躁动不安等不良状况。不仅使患者承受的痛苦加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异丙酚也称丙泊酚,是一种全身麻醉剂[4],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起效快、麻醉持续时间短以及利于患者清醒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以及镇静中。瑞芬太尼则属于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5],能迅速溶于血液中,可对其维持时间进行控制,不仅具有起效快等特点,同时可减少患者使用的安全隐患,具有强大的镇痛、镇静效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后,其呼吸恢复时间为(5.21±1.75)min、清醒时间为(7.94±2.35)min、拔管时间为(10.11±3.87)min,均显著优于使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的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4.08%,显著较参照组(20.41%)低,P<0.05。研究表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起效快,呼吸恢复时间、患者清醒时间短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是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麻醉的理想药物。
总而言之,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昆.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6):127-128.
[2]勾宝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111-111.
[3]马建英.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1):130-130.
[4]田洁丽.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8):1553-1554.
[5]夏兰.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35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0(9):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