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影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互联网 sk019 | 李丽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药物流产;效果;影响因素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药物流产孕妇4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流产效果判定标准观察药物流产效果,比较观察组(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与对照组(完全流产)两组妇女相关因素差异。结果完全流产(观察组)400例,不全流产30例及流产失败10(观察组),观察组年龄(31.23±3.98)岁、孕囊(2.65±0.43)cm、精神紧张30.00%、未婚15.00%、流产次数(1.98±0.25)次、后倾屈位子宫22.50%、剖宫产史45.00%高于对照组的(27.02±3.76)岁、(2.02±0.47)cm、12.50%、5.50%、(1.32±0.28)次、9.50%、33.50%(P<0.05),为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因素。结论影响药物流产因素复杂,需要加强用药前咨询和用药后随访。

  【关键词】药物流产;效果;影响因素

  目前临床上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方法已十分普遍而广泛,具有安全便捷,使用简单、痛苦和创伤小等优点,因而临床运用广泛,但由于药物流产个体差异,仍存在药物流产不完全乃至失败可能性[1]。本研究分析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自愿接受药物流产孕妇4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至41岁,平均年龄(28.45±3.22)岁;停经时间为34至51d,平均(41.08±2.34)d。

  1.2 药物流产方案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服药2小时内禁食,服药后间隔12小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2天服药与第1天相同,第3天晨早服完米非司酮25mg后间隔1小时服米索前列醇0.6mg。

  1.3 方法按照药物流产效果判定标准[2]观察120例孕妇药物流产效果,比较观察组(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与对照组(完全流产)年龄、孕囊、精神状态、婚姻状态、流产次数、子宫位置、剖宫产史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精神状态、婚姻状态、子宫位置、剖宫产史比较实施χ2检验;年龄、孕囊、流产次数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40例中完全流产(观察组)400例(90.91%,400/440),不全流产30例及流产失败10(观察组)共40例(9.09%,40/440),观察组年龄(31.23±3.98)岁、孕囊(2.65±0.43)cm、精神紧张30.00%、未婚15.00%、流产次数(1.98±0.25)次、后倾屈位子宫22.50%、剖宫产史45.00%高于对照组的(27.02±3.76)岁、(2.02±0.47)cm、12.50%、5.50%、(1.32±0.28)次、9.50%、33.50%(P<0.05),为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因素,见表1。

  表1:两组不同药物流产效果人群相关因素比较 组

  别 例

  数 年龄

  (X±S,岁) 孕囊

  (X±S,cm) 精神紧张(例,%) 未婚

  (例,%) 流产次数

  (X±S,次) 后倾屈位子宫(例,%) 剖宫产史(例,%) 观察组 40 31.23±3.98 2.65±0.43 12(30.00%) 6(15.00%) 1.98±0.25 9(22.50%) 18(45.00%) 对照组 400 27.02±3.76 2.02±0.47 50(12.50%) 22(5.50%) 1.32±0.28 38(9.50%) 134(33.50%) 检验值 t=3.87 t=3.48 χ2=9.20 χ2=4.83 t=5.29 χ2=5.23 χ2=5.0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可与子宫内膜产生亲和力,引起蜕膜和绒毛变形,导致胚胎脱离,诱发宫缩软化宫颈,有利于孕囊排出;米索前列醇刺激子宫收缩,软化宫颈,排出胚囊及绒毛达到流产目的,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的联合使用,达到终止早孕,药物流产的目的[3]。

  依据医学资料显示,采用药物流产的成功机率达到90%以上,但依旧会出现药物流产不全现象的发生,本文440例中完全流产400例(90.91%,400/440),不全流产30例及流产失败10例共40例(9.09%,40/440),进一步观察发现显示影响药物流产的因素多种多样:③年龄越大对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敏感性越差,用药效果则差,考虑可能与年龄较大的妇女孕产次较多,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上取节育器内膜损伤增多,盆腔炎、宫腔粘连等并发症明显增多,影响孕囊顺利排出有关,越易导致药物流产失败[4]。观察组年龄(31.23±3.98)岁高于对照组的(27.02±3.76)岁(P<0.05)。④孕囊越大,体内孕酮就越高,蜕膜越多,米非司酮不能有效的对抗,导致药物流产失败,观察组孕囊(2.65±0.43)cm高于对照组的(2.02±0.47)cm(P<0.05)。②精神状态 精神紧张引起肾上腺分泌紧张素增可引起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观察组精神紧张30.00%高于对照组的12.50%(P<0.05);④子宫位置。后屈位子宫的宫腔与子宫颈外口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当子宫节律性收缩时妊娠物却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药流失败[5],观察组后倾屈位子宫22.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⑤未婚 精神比较紧张,以及工作、经济原因等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及营养也增加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的发生率,观察组未婚15.0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⑥流产次数。多次流产由于后出血及蜕膜残留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性萎缩,再次药物流产时蜕膜不能彻底排出[6],观察组流产次数(1.98±0.25)次高于对照组的(1.32±0.28)次(P<0.05)⑦剖宫产后,子宫形成瘢痕或黏连,影响子宫节律性收缩,使胚胎组织不能及时顺利排出。观察组年龄剖宫产史45.00%高于对照组的33.50%(P<0.05)。

  综上所述,采用药物流产的成功机率高,但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失败,尽管药物流产没有手术流产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如子宫裂伤、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空气拴塞、漏吸等,但由于妊娠组织残留于患者子宫内,容易导致患者阴道出血,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因此医务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对药物流产一定要加强用药前的咨询和用药后的随访,全面思考分析有无高危因素存在,并谨慎选取流产的方式对选择药流的患者,药流期间应严密观察,特别是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出血,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治疗。再三强调育龄妇女必须落实避孕措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流产。

  参考文献

  [1]马亚红,刘存威,郭瑞清.孕早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的机制及效果[J].中国

  生育健康杂志,2013,14(3):191-192.

  [2]和爱英.药物流产376 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2(3):544-545.

  [3]田贤江,何晓音,周虎珍.248 例二次药物流产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13(2):115-116.

  [4]邹燕,李幼平,干昌平,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8(3):619-631.

  [5] 杨丽君。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lO):1352-1353.

  [6] 孙臻.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失败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A):131-132.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湖南造纸《湖南造纸》
《湖南造纸》(季刊)创刊于1982年,由湖南省造纸学会、湖南省造纸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湖南造纸》是湖南省造纸学会会刊,面向全国制...
中华手工《中华手工》
《中华手工》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166/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鉴赏、视...
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月刊,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协办,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部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荣获中文核心期刊(...
旅行医学科学《旅行医学科学》
《旅行医学科学》创刊于1995年,系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主办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学学术刊物,自2006年始,由厦门卫生检疫技术研究所协办。中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双月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科技期刊(学报级),创刊于1995年,是我国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的核心刊物。本刊编辑部编排,成都市邮政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