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癌症发病率增加,癌性疼痛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症状,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000万以上,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1]。因此,癌性疼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疼痛经常在癌症的进展期及转移期出现,在生命的最后时期,癌症患者心中最惧怕的事即是顽固性疼痛。癌症疼痛严重影响患者休息,睡眠,给患者精神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痛苦。因此,管理好癌性疼痛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采用静默疗法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干预,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5月31月,来我科住院的70例患伴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按床号单双数随机分为静默疗法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长海痛尺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在2分以上,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统计量值 P值 年龄 47.01±3.03 51±2.79 1.457(1) 0.103 性别 男 20 19 0.534(2) 0.461 女 15 16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 12 16 0.058(2) 0.810 初中及以上 23 19 (1)为t值 (2)为X2值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
对照组均按癌痛规范化管理进行基础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默疗法,采用简单易行的“三线放松法”进行放松,即将人的身体分为两侧,前面和后面三条线,在护士的引导下,按顺序逐渐放松身心,具体措施如下:
(1)实施时间的选择:静默疗法需要安静的环境,避免他人对环境的干扰,避开查房,输液,进餐,午休等时间段,故选择在每日15:00—16:00进行实施。
(2)实施前准备:护士坐于患者床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将要进行的干预措施,讲解静默疗法的作用原理以及所涉及的部位,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最大程度取得患者的配合,用统一的指导语向患者解释该放松方法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如“为了让您身体更加放松,也为帮助你减轻疼痛,我会教您一种放松方法,就是把您的身体分为两侧,前面和后面三条线。第1条线(两侧):从头部两侧开始,依次沿着颈部两侧,肩部,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手至10个指尖;第2条线(前面):从面部开始,依次沿着颈前,胸腹部,两大腿前侧,小腿前侧,脚背至10个脚趾。第3条线(后面):从脑后开始,依次沿颈后,背部,腰部,大腿后部,腘窝,两小腿后侧至两足底。我说到1个部位,您思想集中到那个部位,心里默念“松”字,并有意识地再注意下这个部位。”
(3)患者准备:着宽松衣服,卧于病床上,闭上双眼,取舒适卧位。
(4)护士引导患者按“三线”顺序调整身体的各个部位,使整个身体逐步放松。每放松完一条线,在一定部位的止息点上停止片刻(3条线的止息点分别为中指,脚拇指和前脚心)。每个循环约5—6分钟。一般每次做2—3个循环。同一病房的患者可一起进行指导。
1.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疼痛评分采用方差分析,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静默疗法干预前及干预后均用长海痛尺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长海痛尺是同赵继军在结合了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和0—5描述疼痛量表(VRS—5)二者优点的基础上组合制定出的疼痛测量工具[2].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第7天疼痛缓解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详见表2
表2 二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第3天 干预后第7天 对照组 35 4.45 ± 1.08 3.44± 0.92 4.21±0.67 实验组 35 4.36 ± 1.35 3.29± 0.64 1.88±0.69 F值 0.12 1.69 21.89 P值 > 0.05 >0.05 <0.01
3讨论
静默疗法是指将注意或意识集中到一个客体声音意念或体验,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放松训练方法[3]。静默疗法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主要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改善睡眠,减轻疼痛。静默疗法又可分为东方静默法,松驰反应法和超觉静坐法,其中东方静默法的一种方法叫三线放松法,因其操作简单,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4]。静默疗法的理论依据是Wolpe交互抑制理论,即人不能同时处于紧张和放松的两种状态[5]。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状态时,那么他肯定是不紧张的。
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干预后第7天,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缓解情况出现了统计学差异。说明静默疗法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痛,但并不能代替镇静镇痛药物,在临床上可与止痛药结合来辅助管理疼痛,降低疼痛评分,减少暴发痛发生频次,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舒适,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践依据。在该研究中,由于护士承担了指导师的角色,因此护士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与肿瘤专科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