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9预防因吸痰导致NP的发生 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换气,定期使用空气消毒机。床头柜、床单位等物品患者出院后要终末消毒处理。加强口腔护理,每天早晚各一次。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适合的口腔护理液。若无禁忌症,适当抬高床头30°-45°,特别鼻饲前后。说到鼻饲,特别强调一下胃管插入深度。研究表明,由常规胃管插入的长度置管,胃管开口在胃底部或贲门入口处,而延长胃管插入长度8~10cm,使胃管前端处于胃体部或幽门处,可以减少食物返流和误吸的发生[11]。我科留置胃管的长度为根据患者的高矮适当延长8-10cm,即55~65cm,每次鼻饲时至餐后30~60分钟抬高床头35°左右。此法较好地控制了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减少下呼吸道感染。鼻饲后不要立即翻身、吸痰,以免胃内食物反流入肺。此外,还应加强院感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手消毒的依从性和执行力。要求每个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合理使用病区空间面积,床单位使用面积≥9.5m2。限制陪护,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1.3观察指征
将两组患者气管切开两周后痰堵现象、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加重的发生率进行比对。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
1.5结果
观察组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痰堵、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组别 痰堵 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合计
(例) (例) (例) (例) (例) 对照组 5 5 6 4 20
观察组 2 2 3 2 9
X229.076 P<0.001 3讨论
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的护理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临床经验为指导,而循证护理强调以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结合客观证据,将护理实践与护理研究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使护理工作更科学。本组循证护理的引入与实施,有效降低了脑血管意外致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在实施循证护理时,我们首先要提出问题,针对患者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检索相关文献,根据文献资料与护理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通过循证护理,使护士改变了以往照搬教科书,凭经验、直觉进行临床护理的习惯,大大提高了护士的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通过循证护理,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使整体护理更加系统、更科学、更完善。
参考文献
[1]龚进红,章琴,徐长玉.气管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溃疡出血的护理1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14-15.
[2]庞爱华.人工气道吸痰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护理研究,2004,18(2):351-352.
[3]冯湘萍,赖旭春,黄伟梅.减轻ICU患者吸痰时不适反应的护理方法.现代护理,2004,10:269.
[4]陶春红.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前不同浓度氧疗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6):40.
[5]刘虹.如何减轻人工气道吸痰时的不适反应.实用临床医学,2005,6(4):125-126.
[6]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Nesotracheal suctioning 2004 revision and update.Respir Care,2004,49(9):1080-1084.
[7]孙连香,朱春香,高桂秀.颅脑损伤患者间歇声门下吸引不同负压值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66-67.
[8]宋明娟,徐桂花,石卫红.喉癌术后气道湿化2种不同方法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7):89;113.
[9]黄惠芬,毛晓群,陈乃招,等.两种不同湿化方法与不同浓度的疗效作用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77.
[10]陈超男.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60.
[11]赵晓辉,刘晓联,阎书展.老年卧床病人不同鼻饲方法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