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往期的一般资料和声像图表示进行前瞻式的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0例患者,观察左右肢血栓形成的部位、确切的位置、栓塞的程度等;观察急慢性血栓的情况。结果: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腔内强度不一的回声和充盈缺损,左下肢血栓有78例,右下肢血栓有29例,双下肢血栓的12例;急性的下肢静脉血栓有90例,慢性的静脉血栓30例。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具有无创、准确、安全、便捷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肺栓塞为其严重的并发症。在西方国家,血栓栓塞是排在第3位的心血管病,而并发症肺栓塞是第3位常见急性致死原因[1]。近年来我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大部分都是由于患者的血流滞缓、血液高凝、血管壁损伤等造成的,患者常伴有局部的压痛、肢体肿胀、淤血症状、肺栓塞等临床表现,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DVT对改善下肢血运循环和防止肺栓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其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89例,女性患者有31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48.5±2.5)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深静脉血栓的体征,如压痛、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变化、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曲张以及长期的淤血症状等[2]。
1.2方法
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本文对120例患者使用的是PHILIPS HD11型号的超声仪器,超声探头频率微7.5 MHz。医护人员使得患者仰卧位,下肢外展,暴露患者的双下肢,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患者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调整好探头位置,检查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追踪观察,注意患侧与健侧对比检查;采取由近至远的方式进行探查,先横后纵的切面扫查,沿着血管探查时需按照顺序,如果股静脉有病变时,再向上逆行查髂静脉;在检查的过程中,首先观察管壁和管径的情况,其次注意腔内有无异常回声,最后观察腔内的彩色血流是否充盈完全以及多普勒超声是否随着呼吸的变化而变化;耐心、细心地调节图像增益和探头角度,使血管横断面、纵断面均能够清晰显示[3]。如发现下肢的血栓,要观察周围是否有侧支循环、静脉瓣膜的形态及厚度等。
1.3观察指标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急性期为静脉内无彩色血流信号;亚急性期为显示静脉管腔周围或是中央有血流信号,呈现不连续性;慢性期彩色多普勒显示溪流状的细束血流。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结果
左下肢血栓有78例,右下肢血栓有29例,左右下肢又分为中央型、周围性、混合型等,双下肢血栓有12例,与右下肢相比,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右下肢,见下表。
表1. 检查结果 类型 中央型 周围型 混合型 左下肢(78) 33(42.3%) 35(44.87%) 10(12.82%) 右下肢(29) 11(37.93) 12(41.37%) 6(20.69%) 2.2急慢性静脉血栓
120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急性的下肢静脉血栓有90例,占75%;慢性的静脉血栓30例,占25%。急性期的静脉血栓形成、出现完全阻塞的时候,超声显示静脉内没有彩色的血流信号,医护人员适当挤压远端的肢体仍然不能显示内部的血流信号,并且没有侧支循环。慢性期的患者血栓形成再通,血管周边部呈现溪流样的细束血流,远端的静脉内血流消失,近端的血流速度相对于对侧明显降低,血栓再通的患者静脉内血流信号充满。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处的不正常凝结,多发于下肢部位,此疾病呈现每年上升的趋势,而由于下肢的深静脉是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主要通道,出现血栓之后,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肿胀[4]。此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人体的正常器官栓塞而导致死亡的情况发生,此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肺栓塞、出血以及血栓形成后的综合征。肺栓塞的诊断率低,但是误诊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出血的症状,胃肠道和颅内的出血是需要警惕的,即便是病情不危及生命也会造成长期性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下肢静脉溶栓的最佳治疗时间为六至八小时内,八小时以上的溶栓治疗疗效就会大打折扣[5],因此为了争取治疗的宝贵时间,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前检查方式是必须的,相应的争取治疗时间对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也有重要的意义。
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痛苦小、禁忌证少、不易导致并发症并且可以重复检查的方式,检查结果直观,既可以用B型显示器显示组织结构,又能够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信息,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VT的检测率越来越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简捷实用的检查技术,被业内人士誉为无创伤性血管造影。但是该检查方式除了自身的优点之外也存在局限性。对于检查下肢深静脉患者而言,小腿的深静脉位置比较深,彩色血流信号显示有时不易,会造成假阳性的诊断。并且大部分患者伴有疼痛的情况不能进行加压处理,伴有肿胀的情况高频探头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孤立性的小腿静脉血栓检查一直是医学上的超声检查难点,因此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来操作,因为超声检查的结果直接依赖于医生的诊断水平,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需要操作者对流程和血管的解剖都有一定的熟悉度[6],方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准确性,并且采用其他的检查方式辅助,如二维声像图。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针对患者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为客观评价药物的疗效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目前比较理想和安全的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可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袁宇,尹彦玲.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J]. 使用医学杂志.2008,15(5):23.
[2]余启军.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 安微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43-44.
[3]赖苹,何彦玲.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50-51.
[4]杨长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应用价值[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6(4):7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