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地塞米松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于 2012年 1 月~ 2014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与地塞米松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够取得显著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地塞米松 ;足三里穴位注射;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粘连性肠梗阻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腹部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本文选取于 2012年 1 月~ 2014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结果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 2012年 1 月~ 2014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8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患者中有男性11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5 ~ 77 岁,平均年龄(33.3±3.3)岁 ;14 例患
者为单纯性肠梗阻,10例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 ;13 例患者为急性
肠梗阻,11例患者为慢性肠梗阻急性发作。治疗组 24例患者中有男性 15
例,女性 9 例 ;年龄 23 ~ 79 岁,平均年龄(33.6±3.1)岁 ;15
例患者为单纯性肠梗阻,9 例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 ;16例患者为
急性肠梗阻,8例患者为慢性肠梗阻急性发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患者行胃肠减压将胃空肠内容物
全部排空,使患者肠内压力降低,对患者进行抑制胃酸及肠液分泌、纠
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并给予患者常规抗生素防止感染。
1.2.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1)
进行治疗 :将 10mg 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采用 10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1 次 /d ;患者病情好
转后,可以采用 5mg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 100 ml 的 5% 葡萄
糖注射液溶解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1 次 /d 。同时给予患者双侧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液各50mg,1次/d。(2)本次治疗以 7 d为 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 1 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1)临床疗效 :完全缓解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
或基本消失,对患者进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显示肠腔积气、气液
平面表现均全部消失 ;好转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好
转,对患者进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显示肠道梗阻征像减少 ;无效 :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对患者进行立位腹部平片
检查显示肠道梗阻征像没有好转,或者患者病情加重。治疗总有
效率(%)=(完全缓解例数 + 好转例数)/ 总患者例数 ×100%。
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总病程以及胃肠减压量等症状改善
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 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 24例患者中 8 例患者完全缓解,10 例患者好转,6 例
患者无效,则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 ;治疗组 24里患
者中 21 例患者完全缓解,2 例患者好转,1 例患者无效,则治疗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无效病例均手术后治愈。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5.4±2.1)d,总病程平
均为(5.8±2.9)d,胃肠减压量平均为(535.5±205.8)ml ;治
疗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98±1.6)d,总病程平均为
(3.99±2.0)d,胃肠减压量平均为(389.8±178.7)ml,则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 48例粘连性肠梗阻随机分为两
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5% ;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总病
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实践证明,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强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故广泛应用于各科治疗多种疾病。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肠液渗出,提高机体应激能力。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有效促进肠蠕动及肠排空,从而减轻肠腔压力,有利于肠功能恢复。故地塞米松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期刊论文]程化薛超群罗瑞雪
当代医学2015年21卷13期113-114页
[2][期刊论文] 蔡慎 于欢 郑英丽 中国医药 2015年10卷03期 381-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