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在临床上主要是指患者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过程中易惊醒现象,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质量差现象,尤其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失眠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失眠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因此,失眠既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治疗失眠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为了对比宁神贴与艾司唑伦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笔者总结100例相关病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根据1.2中研究对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筛选获得100例,其中包括男性60例和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20岁-48岁,平均年龄为(34.8±10.2)岁,100例失眠症患者中城镇居民75例,乡村居民15例。100例失眠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选择宁神贴治疗的50例为观察组,选择艾司唑仑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失眠症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居民类型)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失眠患者分别在宁神贴和艾司唑仑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和安全性评价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对象质量控制标准
1.2.1纳入标准入选失眠症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诊断要点[2],其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不寐证”的诊断标准[3];患者在最近一周时间内无用药治疗史;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排除标准 排除全身性疾病患者,如发热、咳嗽和手术者等;排除精神病史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排除严重的内科疾病(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皮损局部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或局部皮肤破损及浅表溃疡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不允许合并使用任何精神科用药。试验前患者使用的非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可以继续使用,研究期间患者生活习惯可以保持不变。观察组患者选择宁神贴治疗,方剂组成为柴胡12g、白芍10g、桂枝10g、全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厚朴10g、苍术10g、陈皮10g。每晚贴一次,连续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患者选择艾司唑仑药物(购自山东省平原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047,药品规格为1毫克×20s,生产批号为13011-214)进行治疗,一次1~2mg,一日3次。连续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4统计指标
1.4.1疗效指标 参照《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失眠症的疗效评价方法[4]: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显效: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小时以上;
有效: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
失败:睡眠时间较前无改善。
另外,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量表[5]评价睡眠质量、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6](HAMA)评价焦虑情况、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7](HAMD)评价抑郁情绪状态。
1.4.2安全性指标 一般体格检查项目;血压;血、尿、大便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检查;有无抑郁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出现。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单向有序)组间比较方法选择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资料,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月时,痊愈者75例,显效者15例,有效者8例,失败者2例,总有效率(包括痊愈者+显效者+有效者)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后1月时疗效统计表 组别 临床痊愈
(例) 显效
(例) 有效
(例) 失败
(例) 观察组 75 15 8 2 对照组 60 20 14 6 χ2值 12.66 P =0.014<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类似[PSQI评分分别为(18.5±3.1)分和(18.3±3.6)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获得显著性改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具体数据结果如下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结果对比 组别 治疗前
(分) 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