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近年来,伴随着超大、超重儿童的不断增多以及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剖宫产分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产妇所接受。然而剖宫产分娩孕妇,尤其是初次分娩孕妇,均会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在剖宫产的时候,很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下护理干预对产科腰麻穿刺成功率及产妇舒适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具体标准文献)(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6.5±1.2)岁;体重65~85kg,平均体重(73.5±3.5)kg;初产妇46例,经产妇14例;无内科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无腰麻穿刺禁忌症。随机将全部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次数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麻醉方式 所有产妇入手术室均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并监测血压,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指定同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使用25G穿刺针于腰3-4间隙行单次腰麻穿刺操作。
1.3
护理方法 2.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清洁皮肤,做好护理记录;核实患者是否取下义齿、眼镜和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确定将病历、x线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人手术室;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②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入ICU或普通病房;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给予患者正确的体位安置;记录出入量、注意体液平衡等做好护理记录。(2)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①调节手术室温度在24℃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减轻产妇紧张情绪。②向产妇简单介绍腰麻穿刺流程和注意事项。配合麻醉医师摆好麻醉体位——采用下肢和头颈屈曲式左侧卧位,要求腰背部尽力向后突出,肩背部应与手术台垂直。护士应轻柔地固定产妇的头颈和双腿,即要保证产妇尽量地舒适又要防止其身体扭动,并对其进行心理安慰,以消除恐惧及不适心理。③麻醉医师穿刺过程中随时配合并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告知麻醉医师给予相应处理。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完成围术期护理工作。
1.4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记录麻醉医师穿刺次数、一次成功率、穿刺时间,产妇舒适度的指标。穿刺一次成功标准:一次腰麻穿刺即可见脑脊液,无需其他调整;穿刺时间:从穿刺点局麻到25G穿刺针流出脑脊液这段时间;舒适度评价标准: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具体内容参考文献)进行评价,最低30分,最高12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越舒适。总分≤60分为低度舒适,60~90分为中度舒适,≥90为高度舒适。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记录麻醉医师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评价[例(%)]
组别 |
一次成功 |
2次以上成功 |
观察组 |
23(76.7)* |
7(23.3) |
对照组 |
16(53.3)* |
14(46.7) |
两组比较, *
P<0.05
2.2 两组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时间比较(s,`x±s)
组别 |
穿刺时间(s,`x±s) |
观察组 |
33±6 |
对照组 |
78±7 |
两组比较 ,
P<0.05
2.3 两组产妇舒适度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舒适度评价[例(%)]
组别 |
低度 |
中度 |
高度 |
观察组 |
4(13.3)# |
15(50) |
11(36.7)* |
对照组 |
1(0.03)# |
13(43.3) |
16(53.3)* |
两组比较, #
P<0.01 ,*
P<0.05
3 讨论对许多患者来讲手术室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关乎其生命安危,因此不少患者在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3]。随着现代临床护理模式在近年来不断的发展,手术室护理模式已经从以往单纯配合手术操作的模式,发展为努力给麻醉及术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的模式 [4]。
舒适护理干预是近年来被引入到临床中的一种在手术室中进行开展的全新护理干预模式。其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的不适,使患者在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麻醉、手术治疗,能够促使取得良好的效果[1]
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方法,其术中护理工作中一直受到家属和医护工作的关注[1]。舒适护理涵盖了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灵魂舒适。虽然大多数产妇都是择期手术,但还是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有效的舒适护理工作与剖宫产密切配合对于
围手术期的顺利度过,缓解患者精神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麻醉医生选择25G腰麻针直接用于产科腰麻的穿刺操作,大大减少了硬膜外麻醉导致产妇麻醉后出现的并发症,如穿刺点疼痛、术后腰部疼痛等。这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2]。但是单独应用25G穿刺针进行麻醉穿刺,由于针身极细,相对较软,不容易保持穿刺方向,给麻醉医师行麻醉穿刺造成困难,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产妇地密切配合。舒适护理是为了适应患者的护理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5],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6]。为了更好服务产妇,舒适护理和精湛的麻醉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腰麻穿刺一次成功率A组优于B组;腰麻穿刺时间A组短于B组; 产妇舒适度A组优于B组。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通过舒适护理措施进行麻醉护理配合,可以减少麻醉医生腰麻穿刺的次数,增加一次成功率,减少麻醉穿刺的时间,增加产妇的舒适度。因此,麻醉医师行产科腰麻时,舒适护理措施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