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
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sk019 | 张小波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丁苯酚软胶囊;依达拉奉;脑梗死;脑钠肽;神经功能缺损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浆BN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NP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为(349.87±38.42)ng/L,对照组为(1036.07±76.32)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9.87±1.76),对照组为(13.67±2.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神经损害症状,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关键词] 丁苯酚软胶囊;依达拉奉;脑梗死;脑钠肽;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是致残率、病死率高的中枢神经损伤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基础为病理性脑缺血,主要作用机制是自由基失衡和脂质过氧化[1-2]。我院采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观察其对血浆BN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57-91岁,平均(67.22±7.42)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56-89岁,平均(65.12±8.12)岁;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丁苯酚软胶囊200mg口服,每日三次。依达拉奉30mg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两次。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30mg 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

  1.3 观察指标

  血浆BNP水平测定:抽取静脉血,采用罗氏Cobase 411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进行检测。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的变化评估神经损伤程度。NIHSS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四肢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害越大。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的改变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血浆BN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NP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为(349.87±38.42)ng/L,对照组为(1036.07±76.32)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比较(ng/L)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观察组

  (n=41) 2431.34±308.38 349.87±38.42 13.231 <0.05 对照组

  (n=41) 2503.49±311.28 1036.07±76.32 8.429 <0.05 t 0.702 6.439 - - P >0.05 <0.05 -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变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9.87±1.76),对照组为(13.67±2.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观察组

  (n=41) 21.65±3.62 9.87±1.76 8.311 <0.05 对照组

  (n=41) 23.49±3.11 13.67±2.76 6.309 <0.05 t 0.477 4.329 - - P >0.05 <0.05 - - 讨论 脑钠肽(BNP)是一种由心脏和脑分泌的循环激素,是利钠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它主要是由心室分泌的,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的作用。有报道[3-5],脑梗死或脑供血不足等导致脑功能损害,可使BNP上升。梗死面积越大提示脑水肿程度越重而脑损伤更重,BNP分泌也增多。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

  丁苯酚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新药。它能够提高血管内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水平,降低Ca2+浓度,减少花生四烯酸生成,清除氧自由基。丁苯酚可以增加脑梗区域的血流量,改善缺血区微循环,缩小缺血后脑梗死的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改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同时它还能够促进缺血区微循环的重构,增加梗死灶周围微血管数量,恢复缺血区软脑膜微动脉管径,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所致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通过清除脑梗区域产生的自由基,抑制血管内皮损伤,缓解脑水肿,阻止细胞死亡以起到保护脑神经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联合两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浆BNP水平下降为(349.87±38.42)ng/L,NIHSS评分为(9.87±1.76)。可见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浆内BNP水平,同时改善神经损伤的症状。

  综上所述,丁苯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神经损害症状,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美靖,陈少川.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32-34.

  [2] 周俊梅.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27.

  [3] 郎晓玲.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其对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抗凝血酶Ⅲ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370-373.

  [4] 陈颂春,夏世金,汪海东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2):3271-3272.

  [5] 王伟佳,张秀明,王前等.NT-proBNP和BN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性能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0):890-893.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广东建筑装饰《广东建筑装饰》
《广东建筑装饰》创刊时间是1985,本刊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内创刊最早的一份专业内杂志,多年来打造的中国建筑装饰领域的一处专业资讯平台。“引领建筑装饰潮流,建设...
中国工业医学《中国工业医学》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26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
科学与无神论《科学与无神论》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075/B,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学与...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是由山东财政学院主办的财经类期刊,创刊于1989年,系山东省期刊、华东地区期刊,现已加入“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中文电子期刊(CEPS)”、...
广西城镇建设《广西城镇建设》
《广西城镇建设》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314/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造...
大连大学学报《大连大学学报》
《大连大学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390/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计算...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