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6.1医生满意护士把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能齐抓共管,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医疗信息,使医生对护理工作更加放心,医护合作更加密切。病区环境医疗秩序的明显改善,使医生能够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心情舒畅。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服务理念的建立和转变,医护患关系的三方和谐,能化解和阻断一切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矛盾,同时触动和带动医生的服务意识和理念的转变,共同参与到优质服务的行列中。
6.2护士满意推行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对自己管床病人负责到底,接触交流沟通的时间增加,护患关系密切,责任心增强,能更深入了解病人,更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年轻护士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和提升。
6.3患者满意优质服务的开展,护士和患者接触时间增加,随时能看到护士的身影,护士的热情、主动、亲切、周到的服务,解决了切身问题。患方感受到了真正的优质护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肯定和赞许,使护士感受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内心愉悦,工作热情高涨,从而更好为患方服务,患方感受到护士真诚的服务,不再苛求和挑剔,换来的是理解和包容,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结果。
6.4主动服务意识增强病房呼叫铃声由原来的频繁呼叫下降到很少呼叫,巡视病房次数增加,主动加液体,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报告处理并主动登记。
6.5基础护理工作的开展落实,目前最可喜的成绩是改变了过去骨折卧床、活动受限患者发生压疮机率高的现状。自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来,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全程预防管理,到目前为止发生院内院外压疮各一例,有效阻断了院内、院外压疮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为患者减轻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经济的压力和负担。
6.6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促使护理团队不断学习,完成自我充电的过程,促使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得到持续改进,打造护理团队文化,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6.7“五常法”管理方法的应用成功培养护士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目视管理和颜色管理,粘贴各种标签,方便寻找,统一归位管理,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将寻找物品的时间减少为0,营造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急救物品到位率100%,降低了护理风险。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不断贯彻执行维持提升,成功营造了良好的病区环境,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塑造了医院整体良好形象[2]。
6.8优质护理服务问卷调查满意度逐步上升,最终达到满意100%,投诉护理人员态度问题为0,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达100%。
6.9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期间涌现大量的好人好事和感动事件,有为行动不便,无人陪伴的病患给予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有拾到钱包主动交还给病患的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有主动掏钱为五保困难户病患送餐,捐赠餐票,衣物的,有为残疾人给予特殊关心和帮助的,有为经济困难的病患垫付医药费的,有为丢失钱包无钱支付医药费又无回家车费的老人免去医药费,捐赠钱财的好人好事等等数不胜数。我们的工作得到患者的高度赞扬和认可,纷纷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患者纷纷感言:“你们的服务热情、服务周到,处理问题及时,真正做到了毛主席语录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你们的服务无可挑剔,满意百分百”!
7.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体会
在开展创建标杆科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活动中,注重优化服务流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把患者满意定为行动的标准,建立护理服务更为流畅的服务链,使护理服务的效果和效率都得到最大的改善[3],深深体会到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活动工程,是人性化管理的最大体现,多说爱语、和合语、用真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实能化解矛盾,能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确实能最终达到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政府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医院领导满意的目标。
通过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强护理团队文化建设,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让科里每一个成员都明确自己是团队一员,最大限度调动护士主观能动性,发挥护士潜能和主人翁精神,搞好团队精神建设,有助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护理工作会做得更好,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谐[4]。创造和谐人文环境,构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对管理的依从性[5],同时促使护理管理者在管理活动者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达到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基层医院护理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新老护士青黄不接,护理队伍年轻化有活力但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通过创建活动,加强了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使团队成员对自身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规划,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出成绩”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力以赴实现医院与个人发展的双赢[6]。护理文化建设对全体护理人员具有内在的导向、凝聚、协调、激励、规范、同化、亲和、稳定与制约等作用,具有把广大护理人员思想和意识统一起来的功能,能把全体护理人员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充分调动起来[7]。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他不但需要广大医务人员付出爱心和辛勤劳动,还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持续推进开展优质护理,加强护理团队文化建设确实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推动护理专业发展,既有社会需求的价值,也有专业水平的价值,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8]。此次创建活动为基层医院进一步深入开展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保持优质护理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海瑛.综合科护理中“五常法”的运用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79-80.
[2]曹晓曼.护士长运用“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25-326.
[3]史丽棠.标杆病房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6):192-193.
[4]袁烨.护士长培养护理团队精神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2):993.
[5]李世英.人文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2,25(5):790-793.
[6]魏小妹,赵庆华,丁福.医院专科护理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5):377-379.
[7]曾亚珍,肖晓玲,张东华.护理文化建设在促进护理队伍稳定与发展中的应用与成效[J].全科护理,2015,13(4):35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