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特点,确保药物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30例,回顾性调查和分析这30例患者的病例报告情况。结果:在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的30例患者当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以30-60以及60岁以上的患者为主,主要的过敏反应发生时间是5-30分钟和30-60分钟,主要以多形红疹患者皮疹患者为主,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药物的比率最高。结论:影响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程度的因素较多,必须注意消除这些因素,确保药物应用安全性。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严重过敏反应;用药安全性
为了全面了解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找到相应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30例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相关资料和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30例,主要包括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都在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0±12.40)岁。
1.2 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数据;以0-20岁、20-40岁、40-60岁、>60岁为标准,统计并分析30例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年龄以及对应患者例数;以0-5min、5-30min、30-60min、60min-720min、>720min为标准,统计并分析30例患者的过敏反应时间以及对应患者例数;统计并分析30例患者的过敏反应种类、原发疾病情况以及相应的患者例数;统计并分析30例患者所涉科室以及实际过敏史。做好数据记录和统计对比工作。
2结果
2.1 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年龄在5-2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有1例,女性患者有2例,相应的构成比为10.00%;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有2例,女性患者有5例,相应的构成比为23.33%;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有3例,女性患者有8例,相应的构成比为36.67%;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有2例,女性患者有7例,相应的构成比为30.0%。可见,40-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最高,分别为36.67%和30.0%。
2.2 患者严重过敏反应时间段分析 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时间在0-5min的患者有3例,相应构成比为10.00%;5-30min的患者有15例,相应构成比为50.00%;30-60min的患者有8例,相应构成比为26.67%;60-720min的患者有2例,相应构成比为6.67%;>720min的患者有2例,相应构成比为6.67%。患者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时间主要为5-30min,以及30-60min。
2.3 患者原发疾病分析 在30例患者当中,过敏性休克患者有3例,相应构成比为10.00%,对应的原发疾病有阴道炎、胃肠炎;多形红斑患者15例,相应构成比为50.0%,对应的原发疾病有肛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牙龈炎、胃溃疡以及胰腺炎;皮疹患者12例,相应构成比为40.00%,相应的原发疾病有痔、牙周炎、支气管炎、子宫肌瘤、肺气肿、阴道炎、附件炎。在患者的原发疾病当中,主要以妇科疾病为主,占有比率高达36.67%。
2.4 患者过敏史、药物联合应用及所涉科室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共有21例,占有比率为70.0%,主要的联合药物为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率为23.81%;6例患者存在甲硝唑过敏史,占有比率为20.0%,3例患者存在青霉素过敏史,占有比率为10.00%。
3讨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由于药物治疗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比较常见,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就是其中的一种,奥硝唑属于一种新型抗菌药物,主要是由硝基咪唑类人工合成的[1]。应用在临床上,能起到干预病原菌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破坏相应的螺旋结构,最终消灭致病菌。该药物往往应用于由于一系列敏感厌氧菌以及毛滴虫等导致的感染中[2]。如今,奥硝唑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大力应用,虽然可以避免患者组织感染,但却还存在致使患者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问题,无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
要想避免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反应产生,必须明确导致该过敏反应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临床用药和情况分析可知,影响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反应产生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女性患者过敏反应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0-60岁、>60岁以上的患者过敏反应产生率最高;过敏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以5-30min、30-60min为主;过敏反应种类及原发性疾病,主要以过敏性休克、多形红斑及皮疹为主,以原发性妇科疾病为主;过敏史,以妇科疾病患者为主;联合用药,主要以头孢曲松钠为主;过敏史,主要以甲硝唑过敏史和青霉素过敏史为主。
总之,影响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患者性别、实际年龄、用药时间、过敏史与疾病史、联合用药情况,必须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情况观察,避免严重过敏反应出现[3]。
参考文献:
[1]黄冬.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10):263-263.
[2]师桂英,胡玉红,任志银等.注射用奥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20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7):100-102,103.
[3]李丽,王俊玲.3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临床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99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