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肛肠外科手术方式:挂线疗法、经肛直肠粘膜拖下覆盖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取挂线疗法、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对11例、10例、13例小儿单纯性肛瘘实施根治,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随诊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挂线疗法、经肛直肠粘膜拖下覆盖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的住院时间与创面恢复时间基本无差异。经肛直肠粘膜拖下覆盖法2例患儿因术后严重腹泻而复发,余32例患儿获得临床良好愈合,随诊2年无复发迹象,排便功能良好。结论挂线疗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的术式,成功率高,不易复发,是治疗小儿肛瘘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小儿、 肛瘘、 挂线疗法、经肛直肠粘膜拖下覆盖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肛肠外科手术
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小儿单纯性肛瘘34例,分别采取挂线疗法、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对11例、10例、13例小儿单纯性肛瘘实施根治。
临床疗效满意,现将三种肛肠外科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单纯性肛瘘确诊:患儿均有肛周红肿、流脓反复发作,肛门指诊可扪及通向肛内的条索状瘘管。男性33例,女性1例。年龄6月~12岁,其中6月~1岁12例,1岁~3岁10例,3岁~6岁7例,6岁~12岁5例。
1.2手术方式
1.2.1挂线疗法 基础麻醉成功后,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再次消毒肛周,做肛周局部浸润麻醉,纳入2指扩肛,待肛门完全松弛,置入儿童肛门镜,肛管内消毒。自肛瘘外口注入亚甲蓝,使瘘管全程着色。用银丝探针沿瘘管小心探至相对应的肛窦,探针穿出。沿探针方向依次切开内外口之间皮肤及少部分皮下组织,置入橡皮筋挂线并紧线,修剪切口呈“泪滴形”,使引流通畅。彻底止血,予湿润烧伤膏纱条纳肛加压伤口,无菌纱布塔型包扎固定。
1.2.2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法 麻醉及消毒同前手术。自肛瘘外口注入亚甲蓝,使瘘管全程着色。用剪刀沿瘘管仔细分离至内口处完整切除瘘管。经肛门以内口为中心将直肠黏膜和黏膜下间隙弧形游离,游离范围约为整个直肠周长的1/3,不超过1/2,游离长度一般为3 cm左右,以无张力拖下至肛缘为宜,修剪内口周围直肠黏膜使其平整,4 -0可吸收线缝合关闭内口,即将内口处的内括约肌层缝合。再将游离的直肠黏膜拖下,覆盖内口,缝合固定于肛管创缘。充分止血原瘘管切除后的创腔,用3 -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肛周皮肤间断缝合。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固定。
1.2.3一次性切开根治法 麻醉及消毒同前手术。自肛瘘外口注入亚甲蓝,使瘘管全程着色。用银丝探针沿瘘管小心探至相对应的肛窦,探针穿出。沿探针方向一次切开内外口间皮肤及瘘管全长,切除纤维化的瘘管组织,修剪切口及创缘,使引流通畅。彻底止血,予湿润烧伤膏纱条纳肛加压伤口,无菌纱布塔型包扎固定。
术后均予中药复方芩柏颗粒剂外洗伤口,湿润烧伤膏、康复新液纱条外用于创面促进肛门伤口愈合,每天换药1~2次。 结果 2.1三种手术方式住院时间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三种手术方式住院时间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 手术方式 n 住院时间 创面恢复时间 挂线疗法 11 8.8±1.1 17.1±1.3 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法 10 8.0±0.7 16.4±1.4 一次性切开根治法 13 8.3±0.9 16.8±0.9 挂线疗法、经肛直肠粘膜拖下覆盖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的住院时间与创面恢复时间基本无差异。
2.2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创面感染和肛瘘复发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创面感染和肛瘘复发情况比较 手术方式 n 创面感染例数 肛瘘复发例数 挂线疗法 11 0 0 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法 10 2 2 一次性切开根治法 13 0 0 经肛直肠粘膜拖下覆盖法2例患儿因术后严重腹泻导致肛瘘内口感染而致复发,余32例患儿获得临床良好愈合,随诊2年无复发迹象,排便功能良好。 结论 挂线疗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的术式,成功率高,不易复发,是治疗小儿肛瘘的理想术式。 讨论 小儿肛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发病前,患儿有腹泻病史的占85%以上。另外,大部分学者认为先天因素、粗糙的尿布、性激素水平都与其相关[1]。
目前手术治疗方式以挂线疗法、瘘管切除术为主。患儿肛门狭小,不易暴露内口,故挂线疗法操作困难。幼儿皮肤娇嫩,橡皮筋牵挂过紧易导致过早脱落,造成挂线疗法失败。瘘管切除创伤相对较大,对患儿造成痛苦亦大。故两种手术方式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采取在瘘管完整切除基础上加以直肠黏膜拖下覆盖内口的手术方式,因腹泻等因素易致复发[2]。
小儿肛瘘瘘管壁组织脆弱,用探针寻找内口要小心操作,避免人为形成内口。所挂皮筋张力不宜过大,避免过早脱落,影响肛门功能。7天左右自然脱落为宜,尽量避免紧线。小儿控便能力差,便次较多,术后换药时需彻底清理创口内粪便。务必耐心,特别注意是否有皮肤表面搭桥,避免形成假性愈合。
总之,小儿肛周反复出现流脓、红肿,最终肛瘘形成,向深部组织发展,使病变范围更加广,故小儿肛瘘宜早期手术治疗。挂线疗法、一次性切开根治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的术式,成功率高,不易复发,是治疗小儿肛瘘的理想术式,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曹蓉,张大景,高啟泰,等.一次性切开挂线治疗小儿肛瘘30例临床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15(4):257-258.
[2]刘宇,逯元军,臧玲.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法治疗男孩肛瘘的临床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3,6(4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