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下午,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家属悲痛,情绪激动;医院回避,缺乏沟通;媒体介入,片面报道;网民关注,群情激愤。一起事后被官方鉴定为“非医疗事故”的事件当时在多方不理智的推动下,逐渐酝酿成了扭曲事实真相,舆论导向偏差的不良后果。
事件始发于8月12日湖南日报社主办的华声在线网站对事件的报道描述:“家属发现产妇死亡的时候,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面含着泪水,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产妇”、“裸体”、“死亡”、“泪水”、“医生护士失踪”——这样的字眼足以让群情激愤,于是,舆论一边倒地指责院方的失职甚至是无情、冷血,医院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很快有诸多医务专业人士在网络上表示质疑,并介绍羊水栓塞的高死亡率。13日,湘潭当地卫生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产妇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此后,更多的事实真相被披露,起初的不实报道被质疑,愤怒的网友回归理性,纷纷开始反思,舆论导向发生了转变。
距湖南湘潭市产妇死亡事件发生一个月之后,9月11日晚,官方联合调查组通报称,经鉴定,涉事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
在湖南产妇死亡的整个事件中,媒体记者在其中扮演了“不甚光彩”的角色,但最后媒体扭转导向,又对真相的披露产生了勿容置疑的作用,给了当下医疗卫生机构一个思考: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如何理性地与媒体打交道,化解媒体与医院间的恶意揣测?
正确看待媒体对医院负面新闻的报道 很多医院管理者都有这样的疑惑:绝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是每天辛勤工作为患者解除
病痛,媒体为什么对这些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主流视而不见,反而是关注那些乱收费、收红包、药品回扣等问题,特别是对医患关系的报道是总是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呢?于是,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开始对媒体避而不见,甚至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面对媒体的采访,结果不想而知,消极对抗的结果并不影响媒体的报道,只会让医院这一方在报道中“失声”,医院没有在媒体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事情的原委,受众只能根据媒体的报道接受另一方的观点,就会对医院产生更加不信任的现象。由此,医院的回避给自己带来的并非是“清者自清”,反而是“越来越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对“为什么媒体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现代大众传媒的社会角色是“社会的守望者”,医务人员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事实,但这不是新闻,这是工作常态,这是由医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只有事实具备了相关性、显著性、反常性时,才值得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当一旦出现违反社会常态的现象时,媒体记者就会用其“无冕之王”的权利协调社会力量来解决问题,因此,卫生行业中“不正常”的现象更加被媒体关注,这也是媒体“社会公器”的定位所决定的,是社会对正义价值的需求,也是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来源。
面对媒体对医院的负面报道,院方不能消极采取回避的态度,更不可用强硬态度和手段解决,形成剑拔弩张的态势对医院并无好处。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我们要对媒体时表达出院方的态度,不让舆论牵着鼻子走,同时,医院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在危机没有发生前就应该在院内设置一套完整的“媒体危机公关”方案,并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应对媒体负面报道的素质,这样才能让医院在危机来临时不乱阵脚,应对自如。
组织层面:设置宣传部门,形成严格统一的对外发声制度 设置宣传部门:对内集中医疗信息资源;对外统一发布信息。 医院宣传部门的设立很有必要,因为这个机构是对内集中医疗信息资源,对外统一发布信息的平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于2010年正式设立信息宣传部,自设立宣传部门后,医院就要求各科室设立通讯员,将日常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汇总到宣传部,同时要求医院员工不能随意接受记者采访,必须由宣传部门统一安排。瑞康医院宣传部门通过收集有价值的院内新闻事件,进行采写报道,并发布于医院官网,医院报纸等平台,同时,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正面新闻线索,接待媒体的采访。经过4年的努力,瑞康医院的宣传工作在广西区内医疗系统中成绩显著,不仅院内宣传做得有声有色,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合作也处于良好的态势。
同时,瑞康医院宣传部门还承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医疗纠纷新闻发布工作的策划、审核和实施的任务,并根据医院危机事件的种类、级别等,制定新闻发布的应急方案,其中包括医院危机发布主体、危机发布原则、危机处理时机、危机处理渠道、危机管理团队职责等,则会能对不同的危机情况,事先提出危机发布的具体措施,并对危机舆论展开日常检测、诊断、评价、预警、收集、汇总、分析等工作。近四年来,媒体对瑞康医院的负面报道每年不超过一条,并且只有一条是点名报道,其余均是以“某医院”代替医院名称。
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 面对媒体的采访,并不是每个医院员工都适合发声,特别是涉及到敏感的话题,如果稍不注意,就会被媒体抓住把柄,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设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对医院官方态度的一个最好的传达途径。关于新闻发言人,在《辞海》中已有全面的定义:“由国家机关或党或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约见记者或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向新闻界发表有关的信息和意见,并代表有关方面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医院的新闻宣传队伍,是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基础,需要结合医院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宣传队伍进行合理安排,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人才管理基础。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新闻发言人为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以及宣传部门的主任,他们根据医院实际的新闻发言需求,对医院新闻信息进行发布并对存在争议的事件进行澄清。
适时安排新闻发布会 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需要由医院权威人士进行解释的事件,有必要召开正规
的新闻发布会,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和反应进行有效处理,做好迎接新闻发布管理工作,将危机转化成机遇。此类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与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必要时要走新闻发布审批程序,并经过院长办公室讨论研究决定后进行发布,新闻发布则由院方的新闻发言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