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互联网 sk019 | 马克强 侯丽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传统开腹手术;胆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6例(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43例为一组。对照组胆结石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胆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在临床上,胆结石是肝胆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患者主要出现剧烈腹痛等临床症状,该病发作危急,病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抢救不及时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使用外科手术,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恢复困难。故此,本文研究主要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2]。本文旨在为临床治疗胆结石疾病提供相关依据,改善胆结石疾病的危害,具体报道见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43例为一组。

  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20例、23例;年龄范围在32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6±3.46)岁;其中16 例胆囊并胆管结石,13 例胆囊结石,14 例胆总管结石。

  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21例、22例;年龄范围在33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3±3.45)岁;其中15例胆囊并胆管结石,12 例胆囊结石,16 例胆总管结石。

  对比两组胆结石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结石类型差异不明显(即P大于0.05),所有患者均符合胆结石医学诊断标准,2者可以实施科学性的对比。

  1.2 方法

  给对照组胆结石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先采用经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指导其取平卧位,由患者的腹胆区进行分离,将其右侧皮下组织进行依次切开,使胆道充分暴露出来,切开胆总管,并将结石取出,最后给予其常规缝合切口,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患者感染。

  观察组当中,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全麻后,穿刺点分别作于剑突下、脐下1cm处,并于肋缘下右锁骨中线、右腋前线0.5cm处各作一穿刺点,创建CO2气腹后,将腹腔镜和操作器械置入其中进行探查,Calot三角区进行解剖后将胆囊动脉分离、切除。对于胆管结石患者,需将胆囊关口结扎分离,并将胆总管前壁纵行剪开,胆道镜置入后将结石取出,缝合且确定没有结石后,置入引流管;对于单纯胆囊结石,需在胆囊底部进行操作,吸进胆汁,切口处于胆囊底部,使用胆道镜取出结石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切口,并采用氯化钠溶液清洗腹腔,置入引流管,切口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胆结石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组胆结石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的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并用t值检验,当2组胆结石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治疗后,其结果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胆结石患者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1.26±21.56)min、(10.87±3.68)h、(40.59±2.69)ml、(6.58±2.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 组别 例

  (n) 手术时间

  (min) 肠排气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

  (d) 观察组 43 91.26±21.56 10.87±3.68 40.59±2.69 6.58±2.33 对照组 43 120.84±11.35 23.24±6.02 101.29±6.37 14.28±3.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该病病情复杂,且发作危急,需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4],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开腹手术是目前为止较为常用的方式,该手术在治疗胆结石时需将腹壁肌肉切断,因此切口较大,对患者的创伤大,且影响其术后恢复[5],治疗效果不理想。该手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6],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在本次研究中,结石患者在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更为可观。该手术所选择的胆囊管、胆肝总管的交界位置胆管壁血管数量较少,术野良好[7]。手术过程中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可对患者的胆管内病变进行直接窥视,并能准确判断胆总管远端通畅情况,该手术治疗方案为患者取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流血量少、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8],且有利于控制结石残留。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胆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后,其手术进行情况显著,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1.26±21.56)min、(10.87±3.68)h,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说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方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减少患者的术中流血量;而术后患者的肠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59±2.69)ml、(6.58±2.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更佳,可较快术后恢复,促使患者尽早出院。

  总而言之,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流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且术后恢复期短,值得在今后的研究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恒,申祝青.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结石65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188-189.

  [2]徐恕,张剑权,符国珍等.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1(3):212-214.

  [3]钟伟.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对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2):280-283.

  [4]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4):708-709.

  [5]卢志坤,吴永强,何德谋.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管结石效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3):3552-3553.

  [6]朱俊强.小切口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9(5):42-44.

  [7]邓国荣,陈博艺,李荣.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4):210-214.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模糊系统与数学《模糊系统与数学》
《模糊系统与数学》(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主办的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会刊。 《模糊系统与数学》...
天然气与石油《天然气与石油》
《天然气与石油》杂志,于196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183/TE,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电力热...
教师教育论坛《教师教育论坛》
《教师教育论坛》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846/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术经...
中华神经医学《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5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例...
现代交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
《现代交通技术》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36/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汽车与...
湖北画报《湖北画报》
《湖北画报》创刊于1958年,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主办,其宗旨是了解湖北大事、贴近工作。时政版自出刊以来,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以...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