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比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95.83%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4.1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镇痛作用比较好,起效快,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
股骨颈骨折系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各个年龄段均可见,以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造成骨折主要的因素有骨质疏松和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往往是在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1】。本文为了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将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如下:
1 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与方法
1.1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8例。
观察组: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28:20;年龄范围62~80(71.4±7.9)岁;病程1~14月,平均病程为(6.4±1.5)月。
对照组: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24:24;年龄范围64~82(72.1±8.0)岁;病程1~13月,平均病程为(6.2±1.6)月。
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的跨度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弓卧位,在腰部位置L3-L4处进行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硬膜外穿刺针为引导,于其针内插入25G腰穿针,穿过硬膜外穿刺针口,刺破蛛网膜,退出针芯,见脑脊液自针内流出。随机注入腰麻用局麻药2-3ml,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通过针口3cm),退出硬膜外穿刺针,穿刺点覆盖消毒纱布,固定导管。穿刺完毕后取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
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用诱导法进行,监测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断标准
1.3.1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麻醉的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手术麻醉的情况,来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且记录两组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3.2疗效评定标准
以患者的术中麻醉效果,作为本次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麻醉的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范围:
显效评价范围:经实验麻醉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镇痛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有效评价范围:有轻微的不适感,但对手术未产生影响。
无效评价范围:手术过程中感到疼痛,以及不良反应明显。
总有效率=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麻醉的总概率减去无效评价概率的差值。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当中,术中麻醉总有效率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表示,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经SPSS18.0软件处理后以(n)%的形式表现。当P<0.05时,代表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麻醉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术中麻醉总有效率(n;%) 观察组 48 35 11 2 95.83 对照组 48 10 16 22 54.17 注:对照组与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比术中麻醉总有效率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头晕(n) 呕吐(n) 疼痛(n)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n;%) 观察组 48 1 1 0 4.17 对照组 48 6 3 11 41.67 注: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总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
讨论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股骨颈骨折分为四型:?头下型;骨折线完全位于股骨头下,整个股骨颈均在骨折远端,股骨头可在髋臼和关节囊内自由转动,这类骨折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多见,股骨头血供损伤严重,即使圆韧带动脉存在,也只能供给圆韧带凹附近小范围骨质血运;而圆韧带动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甚至闭塞,因此,这类骨折愈合困难,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发生率高,预后差。?头颈型即股骨颈斜行骨折;由于股骨颈骨折多系扭转暴力所致,故真正的头下型和颈中型均属少见,而多数头下型骨折均带有一块大小不等的股骨颈骨折块,使骨折线呈斜行,此型骨折难以复位,复位后稳定性亦差,对股骨头血供的破坏仅次于头下型。?经颈(颈中)型;全部骨折面均通过股骨颈,实际上此型较少见,特别老年患者中更少见。④基底型;骨折线位于股骨颈基底,骨折端血运良好,复位后易保持稳定,骨折容易愈合,预后良好【2】。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3】。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4】。但是由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不适合用全身麻醉,它容易诱发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多。
腰硬联合麻醉是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它结合了腰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麻醉起效快,并且可减少诱发患者心血管等疾病。腰硬联合麻醉从上世纪80年代后较为广泛地应用,已成临床上一种重要的麻醉方法【5】。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镇痛作用,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95.83%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17%均优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可发现腰硬联合麻醉比全身麻醉效果明显,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小。
总而言之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效果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冰.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9):57-58.
[2]陈康福.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中的应用要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6):15-16.
[3]张海霞.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吉林医学,2015,36(14):3019-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