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将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血脂水平、一年内的再次住院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TC、TG、LDL-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一年内3次住院率为12.00%、4次住院率为8.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心病;应用效果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内容:
1冠心病患者的资料和护理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100例冠心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对照组:男:女=28:22;年龄范围(33—74)岁,平均年龄(54.64±5.42)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初中及以上(26例)、小学(13例)、文盲(11例)。
观察组:男:女=27:23;年龄范围(34—73)岁,平均年龄(54.36±5.31)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初中及以上(25例)、小学(12例)、文盲(13例)。
2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别不大(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详细介绍本院的环境、规章制度、本次的主治医生等,使患者能够尽快适应本院环境。
1.2.2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疾病知识教育:患者入院后,帮助患者普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与治疗意义、临床特征等,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了解,提高治疗配合度。
(2)饮食教育:在建议患者要戒烟、戒酒的同时,还需叮嘱患者不得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以及低胆固醇等清淡食物为主,建议患者饮食要多样化,少时多餐且定时定量,多食新鲜水果与蔬菜,告知患者健康饮食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
(3)运动教育: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慢跑、打太极拳、散步、骑自行车等)。
(4)心理教育:当患者处于治疗阶段时,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可能会降低临床治疗效果,严重者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以采取对应的心理治疗措施,舒缓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
(5)出院教育:当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得过于激动,洗澡时水温要适中且时间不得过长,睡前尽量少进食,同时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
1.3观察指标
①测量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四项指标。
②以电话随访的形式收集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一年内的再次住院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x±s)表示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血脂水平,采用t检验;用%表示一年内的再次住院率,使用卡方检验。当p值小于0.05,则代表2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别。
2护理结果
2.1各项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
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的各项血脂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各项血脂水平的改善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一:
表一: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TC、TG、LDL-C、HDL-C的变化情况(`x±s,n=50) 组别 时间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 对照组 护理前 6.61±1.23 2.43±0.59 3.89±0.87 0.76±0.13 护理后 5.73±0.71 2.24±0.34 3.46±0.75 0.80±0.21 观察组 护理前 6.63±1.19 2.47±0.49 3.79±0.72 0.75±0.16 护理后 4.18±0.62 1.58±0.26 2.48±0.23 0.94±0.43 2.2两组冠心病患者1年内的再次住院率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1年内3次住院率、4次住院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p值小于0.05,数据见表二:
表二:两组冠心病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率的对比(n,%) 组别 例数(n) 1次住院率 2次住院率 3次住院率 4次住院率 观察组 50 23(46.00) 17(34.00) 6(12.00) 4(8.00) 对照组 50 2(4.00) 3(6.00) 24(48.00) 21(42.00)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受到阻塞,使得心肌出现缺氧或缺血现象,严重者会导致心肌坏死[1]。该病主要有心悸、呕吐、胸闷等临床症状,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继发性休克以及猝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
患者在治疗期间适当的给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常规护理模式中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能够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但护理内容较为片面[3],护理效果较为一般。
健康教育涵盖了疾病知识、饮食、运动、心理以及出院教育五方面的护理内容[4],该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能够自觉远离疾病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心理教育,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与患者形成较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6]。对患者进行运动教育,即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氧气的供应量,促进新陈代谢,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胆固醇[7]。对患者进行出院教育,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服药,以此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中,50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TC、TG、LDL-C及HDL-C水平均比对照组更占优势,1年内3次、4次住院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分析可得,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许凤.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2):195-196.
[2]顾伟峰.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及预防保健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8):28-29.
[3]刘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8):131-132.
[4]孙祥丽,高明霞,吴丹.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16-217.
[5]裴雁璐.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对预后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4):3454-3455.
[6]凌琴南.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