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分组 例数 无效/n(%) 有效/n(%) 显效/n(%) 有效率/n(%) 观察组 30 3(10.00) 8(26.67) 19(63.33) 27(90.00) 对照组 30 14(46.67) 10(33.33) 6(20.00) 16(53.33) χ2 9.93 P 0.00
3 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行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3.33%,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性,即P<0.05,符合黎春常[3]等人的研究结果。
整体护理主要四方面内容:
①病情观察。一般情况下,真菌感染患者存在典型症状,例如,痰液较多,且呈现为胶冻状,牵拉成丝;初始阶段存在口腔黏膜溃疡糜烂,或是白色稀痰;尿液中存在絮状物,体温反复升高。如果患者存在皮肤真菌感染情况,护理人员不仅要注重患者的个人卫生,还要对患者易感染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包括颈部、腹股沟、胸背部、腋窝、会阴、肛周等,如果出现红色,或是粉红色丘疹,需要遵医用药,保证皮肤干燥、清洁;机械通气后,构建人工气道、行抗生素治疗前,或是患者发热时,需要定期去患者痰液,进行制标检查,取患者粪便、血液、尿液留本;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测。
②通气管理。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如果管道内存在污物,或是痰液,需要立即更换;以8h为间隔,对患者的气囊压力进行检查、记录,确保稳定在20mmHg-25mmHg之间;以3天为间隔,对患者行肺部体疗,以2h为间隔,协助患者翻身,并拍打患者背部,如果痰液较为粘稠,可以使用氯化钠、糜蛋白酶溶液;以7h为间隔,对患者行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密切监测通气管道,避免出现扭曲、堵塞情况。
③口腔护理。患者插管治疗过程中,普遍会存在口腔黏膜干燥的情况,而且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行鼻气管插管治疗;如果为口气管插管,应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以及清淡的食物;餐后,以5%碳酸氢钠刷牙,或是进行口腔护理;每天以西帕依固龈液棉球,对口腔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后,取维生素AD滴剂、制霉菌素片,涂抹于患者口腔内部,预防出现继发性真菌感染;定期对患者口咽部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存在白色乳菌斑,需要立即上报主治医生。
④消毒管理。维护病区卫生,定期通风消毒,所有人员进入病区前,需要佩戴帽子、口罩;注意清洁手部;对探视频率进行严格控制,做好探视消毒工作,并严格规定探视时间;如果患者疑似,或是确诊为真菌感染,需要对其行单间,或是床边隔离,由专人负责护理,并标志感染,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要有专人对患者检查所需工具进行管理,例如,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均进行消毒处理,并保证专人专用;疑似,或是确诊为真菌感染患者所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集中焚毁。
结语:
综上所述,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行整体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海丽.39例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36-937.
[2]周勇霞.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5(02):29-29,30.
[3]黎春常,李艳敏,蓝惠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2013,34(17):2747-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