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影像学的特点,探讨临床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取的66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对其分别进行X线检查,分析CT检测方法检测青年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发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28例,发生率为42.42%,(28/66)(其中平直11例,发生率16.66%,反弓17例,发生率25.75%),颈椎失稳8例患者,发生率12.12%(8/66) ,椎体滑位3例患者,发生率4.54%(3/66),颈椎骨质硬化5例患者,发生率为7.75%(5/66),钩椎关节退变6例,发生率为9.09%(6/66),椎间隙改变9例,发生率为13.63%(9/66),7例韧带钙化,发生率为10.60%(7/66),患者受累椎间位置为12例C4,26例C5,28例C6;CT检查结果:检查出以上特征以外,还检查出腰间盘突出53例,发生率为80.30%(53/66),黄韧带肥厚4例,发生率为6.60%(4/66),神经根肿胀9例,发生率为13.63%(9/66)。结论: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各种病理特征,还能有效确定患者的椎间病变的情况,更好的为临床治疗青年型颈椎病提供更加有利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青年型;颈椎病;X线;价值;分析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性椎间关节性病变引起的颈椎血管和脊髓损害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该病原是中老年常见的病发症,随着社会的提高,该病已逐渐年轻化,并且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威胁青年的身体健康[1]。青年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在工作和学习中,坐姿的不正确及其其他的不良习惯。因此,青年性颈椎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临床中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颈椎病是判断患者患有颈椎病类型的重压诊断依据。我院特选取66例青年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影像学的特点和价值,整理材料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取的66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14—42岁,均值(23.8±4.8)岁;病程0.1—1.2年,均值(0.7±0.2)年;所有患者中16例在校学生,15例单位职员,12例司机,11例教师,12例其他职业;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与肩部疼痛,头疼头晕以及手臂发麻等不适症状;所有患者符合《颈椎病防治指南》 中的诊断标准;并排除颈部外伤等其他伤害和影响检测结果的疾病。
1.2 X线检查方法
选取患者的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颈椎移位者加摄过伸、过曲位。
(1)患者取标准的坐位或立位,颈椎的活动区域以鼻线平行水平为准,避免检测造成假性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现象的发生;(2)颈椎生理曲度按照Borden 测量标准,正常颈椎弧顶点位于 C5椎体后上缘,弧高(12±5)mm,以超过17mm为曲度变大,低于7mm 为变直,负值时为反曲。
1.3疗效判断标准
通过X线检查,检出的颈椎病的各种类型以及发病的位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组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检查结果
X线检查结果显示:发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28例,发生率为42.42%,(28/66)(其中平直11例,发生率16.66%,反弓17例,发生率25.75%),颈椎失稳8例患者,发生率12.12%(8/66) ,椎体滑位3例患者,发生率4.54%(3/66),颈椎骨质硬化5例患者,发生率为7.75%(5/66),
钩椎关节退变6例,发生率为9.09%(6/66),椎间隙改变9例,发生率为13.63%(9/66),7例韧带钙化,发生率为10.60%(7/66),患者受累椎间位置为12例C4,26例C5,28例C6;CT检查结果:检查出以上特征以外,还检查出腰间盘突出53例,发生率为80.30%(53/66),黄韧带肥厚4例,发生率为6.60%(4/66),神经根肿胀9例,发生率为13.63%(9/66)。
3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中老年颈椎疾病多为神经根型,主要还是退行性改变引起,软骨结构改变比较明显一般受累多个椎间盘,常规影像学对青年型颈椎病患者检查的结果显示,以脊髓型和椎动脉型两种,主要是因为长期低头等不良姿势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慢性劳损所致,主要多以椎间盘突出为主的病征,一般发病的位置是一个椎间盘,据研究显示,颈椎发育异常和感染也是青年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3]。一般青年型颈椎病都有明显的原因,在临床上表现为颈肩部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工作生活中颈肩部活动严重受限,但这种临床症状发病时间较短,经过诊对治疗后,症状会明显改善甚至甚至消失,但该病的复发率较高。
影像学检查能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有利、准确的诊断依据,不同影像学的检查,检查的部位和侧重点不同。X线检查能直观的显示患者的生理曲度和骨质改变的状况,还能检查到患者,黄韧带肥厚、神经根肿胀,是其他影像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X线检查辐射比CT更少,价格比MR更加低廉,深受广大颈椎病患者的信任。本次对66例患者采用X线检查,明显能发现患者的生理曲度改变,因此,颈椎生理曲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直立以及行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患者脊柱稳定的保障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会引起颈椎和周围其他组织发生炎症或损伤,从而进一步导致颈肌痉挛症状,该症状是颈椎病早期的表现之一[4]。因此,对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检查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关键指标,能有效提高青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X线检查结果显示:发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28例,发生率为42.42%,(28/66)(其中平直11例,发生率16.66%,反弓17例,发生率25.75%),颈椎失稳8例患者,发生率12.12%(8/66) ,椎体滑位3例患者,发生率4.54%(3/66),颈椎骨质硬化5例患者,发生率为7.75%(5/66),钩椎关节退变6例,发生率为9.09%(6/66),椎间隙改变9例,发生率为13.63%(9/66),7例韧带钙化,发生率为10.60%(7/66),患者受累椎间位置为12例C4,26例C5,28例C6;CT检查结果:检查出以上特征以外,还检查出腰间盘突出53例,发生率为80.30%(53/66),黄韧带肥厚4例,发生率为6.60%(4/66),神经根肿胀9例,发生率为13.63%(9/66)。
综上所述,X线能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各种病理特征,还能有效确定患者的椎间病变的情况,更好的为临床治疗青年型颈椎病提供更加有利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程洪岗.颈椎病 X 线平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193-194.
[2]李一鸣,黄旭红.颈椎病的临床及 X 线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77-78.
[3]黄永生,秦晓东,胡延春 . 青年型颈椎病的影像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5):745-746.
[4] 李曙明,尹战海,王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和分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