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生活和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医院肩负着临床教学、培育新人的重任,如何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我们教学医院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主要讲述我院在加强教学管理方面的举措。
关键词:临床教学管理;医学人才;教学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学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因此,如何抓好临床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院在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高尚的医德是医生自觉履行医德义务、提高医疗技术的内动力。
岗前教育作为实习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刚入科的学生抓好岗前教育,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注重对学生医德医风及精神文明方面的教育,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形成崇高的医德境界。
二、提高带教教师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抓好带教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临床带教教师必须具备品行端正、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基本素质。要求带教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严格自我要求,精心备课、认真讲解,确保临床教学质量。对带教教师坚持严格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并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严格进行临床“三基”训练,充分发挥高年资医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中青年带教教师的继续教育,按规定学习必读科目,书写读书笔记,并参加院、科业务讲座、专题讲座、远程教育及报考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进修班等形式的业务学习方式,根据各科室工作需要,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外及国内国家级医院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会及短训班,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及教学水平,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临床带教教师。
三、加强临床带教工作
建立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四个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具体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各实习科室由教学主任全面负责,安排本科实习工作,科教科及教研室定期检查带教工作完成情况,并进行质量评价。
1、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学完理论课后需要经过临床实践,才能把书本理论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是临床带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带教教师做到放手不放眼,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并引导学生勤练、多学、博采、善思。严抓病历书写质量,在岗前培训中,对病历书写进行专题培训,要求学生在每个科室实习期间至少书写2份完整病历,由带教教师检查,反复修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练好体格检查、常规化验、输液换药、穿刺技术、无菌术等基本功,提高了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
2、规范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是临床带教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动口、动手、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学查房每周一次,为保证教学查房质量,要求带教教师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重点训练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床边带教的特点,要求带教教师准备充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熟练,询问病史具体详细,临床基本操作、示教查体准确规范,病情分析精辟透彻,解释异常症状、体征准确、合理,并能将国内外相关的新观点、新进展运用到教学查房中。
3、定期开展教学病例讨论
教学病例讨论由各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带教教师主持,有关医师及全体实习学生参加,每两周一次以上,选择合适教学的典型病例及疑难危重病例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必须提前准备,汇报病历并充分发表意见,以此训练其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主持人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在总结中不仅体现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还要结合国内外医学进展进行讲授,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是我院在临床教学管理过程中着重抓的几个方面,对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补充、完善和提高,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陶敏,吴继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培养医学合格人才.数 理医药学杂志, 200305:478。
2.陈健聪,马少锋.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