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前术后的ICU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前术后的ICU护理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黄丽洁 梅红亚 狄捷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目前在心脏血管疾病方面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IABP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供,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对手术前后的心肌缺血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在改善高危患者的手术结果和存活率等方面的意义重大。目前随着适应证的扩大,其监护及并发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据文献报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左右[1]。因此,IABP使用期间,护士应仔细观察病情,做好相关护理,提高其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科自1995年成立以来共监护IABP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53~81岁,平均65岁。其中冠脉搭桥术后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例。同时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9例患者顺利出院,1例因 年龄较大病情危重,家属自动放弃治疗。

  2 护理

  2.1术前准备

  (1)监护室护士手术前参加病例讨论,了解和掌握术前患者的病情及诊断,在术前1天进行访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做好术前宣教。(2)带患者及家属参观ICU,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恐惧。(3)帮助患者戒烟、戒酒、增强营养,糖尿病患者要制定饮食治疗的计划[2],监测好血糖。(4)了解患者双下肢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疗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配合方法。(5)备好麻醉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气囊导管、反搏泵及急救药品等。

  2.2 术后护理

  2.2.1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

  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纠正酸中毒,避免低血钾引起心律失常。当频繁出现期前收缩或其他心律失常时会影响反搏正常进行。

  2.2.2体位的护理

  应用IABP治疗的患者要绝对卧床,取平卧或半卧位,小于45。,大于45。股动脉处导管易折断或损坏[3],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 曲髋,限制髋关节和下肢活动,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分别在左、右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部间隔按摩,预防压疮发生。每班交接班时必须检查导管插入深度,每次搬动患者后应检查导管位置。

  2.2.3观察反搏波型,合理调整反搏仪参数。

  早期患者心功能差,给予1:1辅助,确保有效反搏并取得正确的IABP生理效应。心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调整为1:2至1:4,并逐渐停用。注意压力波形变化,若发现反搏波形明显变小甚至消失,提示反搏球囊测压导管折曲或堵塞不通,应及时处理。观察反搏效果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稍温暖),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患者安静。

  2.2.4出血观察

  由于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差,使用IABP导管中心腔时为了防止导管堵塞,用0.1%肝素盐水冲管,往往易导致出血,所以要控制稀释肝素盐水冲管的量,达到既能抗凝,又不出血的目的。此外应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 周围有无血肿及皮下淤斑, 采用无菌透明敷料粘贴,注意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做综合分析,恰当处理。

  2.2.5 血管并发症的观察

  行IABP术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包括肢体缺血,肢体缺血是IABP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6.4%[4],因此要首先确定足背动脉搏动处,并在皮肤上作标志,定时触摸足背动脉搏动,观察下肢温度及颜色变化,并于对侧肢体做比较。如果插管侧肢体出现紫绀或红肿、发热、感觉过敏或迟钝,足背动脉的波动微弱或消失,肢体温度低、颜色发白应考虑动脉栓塞的可能。应立刻汇报医生,配合治疗。

  2.2.6 预防感染

  IABP导管置人本身就易成为细菌进入人体的通道,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全身感染。因此应严格控制重症监护人员流量,做好环境消毒。由于置管处离尿管较近,当有尿液外溢时,容易污染置管穿刺部位,因此,每天应在无菌操作下及时更换被血、尿污染的敷料,加强导管的无菌护理及创面感染征象的观察,及时将渗出物作细菌培养。每日监测体温,血象的变化并配合医生行全身抗生素治疗。以上10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

  2.2.7 球囊破裂的可能

  如果氦气通道内发现血液或气囊部再扩张就要考虑球囊的破裂。球囊破裂导致的潜在并发症包括氦气栓塞、血液漏入球囊形成血块使球囊工作陷入困难,阻碍了撤除IABP时球囊的充分萎陷。因此在术前检查血管造影了解有无动脉粥样斑块,术中及时了解置管是否困难,留心观察每条管道,一旦发现有反搏压低平且血液从反搏管流出,马上通知医生行撤管。

  2.2.8 维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导致反搏仪报警现象。每2 h~4 h抽血查血气分析,按医嘱及时积极静脉补钾,并观察中心静脉压及尿量,记24 h出入量。

  2.2.9 心理护理

  患者经历手术创伤且病情严重,术后活动受限,留置各种管道会引起不适,加上住ICU相对隔离,患者常有恐惧和孤独感、容易丧失信心,烦躁不安。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利用各种表情及动作符号图,指导患者表达自我需求,安慰和鼓励患者,细心观察心理变化,避免告知患者不良信息,适当安排家属探视。

  2.2.10拔管的护理。

  循环稳定后可拔除导管。拔管时应排尽气囊内气体,经股动脉拔除IABP反搏气囊导管及鞘管后用用无菌纱布手指按住穿刺点上方,并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处放置沙袋再压30 min,制动体位6 h~8 h后撤除。拔管后局部无出血、红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说明拔管成功。

  3 小 结

  随着IAB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医生对气囊充气量和充气时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心脏患者的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机会。但IABP是一个有创伤性的介入性治疗,在临床中常会出现血管并发症、感染、球囊破裂等并发症。因此如何避免IABP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和费用,使得患者获得最佳效果有待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但是在目前看来,IABP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与设备相对不是非常完善和成熟,这样更需要ICU护士熟练掌握IABP的原理、使用方法、报警处理、监测观察重点,以达到预定目标,提高IABP的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青玉,吕丹,谢春艳.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0);1226—1227.

  [2]金玥,王蔚。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的ICU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1672-9676

  [3]李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ICU的应用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25):97—98.

  [4] 张南宾,汪曾炜,王辉山.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手术期IABP的临床应用口].心肺血管杂志,2006,25(4):242.243.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财讯《财讯》
《财讯》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617/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营之道、职业...
管理@人《管理@人》
《管理@人》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
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集美大学学报》杂志,于199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186/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论...
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316/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外国音乐...
人物《人物》
《人物》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185/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同龄人自述、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