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属对一切与患者有关的信息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愿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焦虑、恐惧、悲观、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和不信任为突出表现,而家属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解决,可能影响病人疾病的恢复,我科对2011年4月-8月收治的患者与家属接触时,伴随着患者整体护理的进行,运用护理程序与家属有效沟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程序 沟通 重症监护
ICU是集中收治医院危重病患者的特殊护理单位,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复杂,病房又限制探视,家属对一切与患者有关的信息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愿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焦虑、恐惧、悲观、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和不信任为突出表现,而家属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解决,可能影响病人疾病的恢复,我科对2011年4月-8月收治的患者与家属接触时,伴随着患者整体护理的进行,运用护理程序与家属有效沟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我科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67例患者过程中,用传统方法
对待探视家属,出现不尊重医行为23例,自2011年4月至8月收治200例患者,用整体护理程序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患者家属干预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尊医行为10例。Ⅹ²=12.79,P<0.001,对比具有极显著性。两组患者的好转率无显著差异。 护理 2.1资料评估
患者入住ICU之初,护士与家属有短暂的接触,包括患者皮肤情况交接,入科须知,家属身份及联系电话。护士通过观察、沟通了解家属的资料,与其交谈时语句沉稳平和,关切之情融于语言和非语言行动中,有的家属这时往往茫然、焦虑,而出现接受能力下降,甚至不尊医行为,护士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病房基本设置,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更好地对其进行治疗护理,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检测心跳、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使患者及家属在对ICU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病情有正确的认识。
2.2 预见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制定计划,实施护理。
患者及家属认知不足,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帮助患者及家属客观的看待使其认识到思维方式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以较客观的认识和信念来取代不正确的想法、猜测,只有建立较为健康的看法和态度,才能产生将健康的心理【1】。
家属往往作为医护人员的合作者角色适应障碍。家属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一般首次作为ICU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心理、饮食、康复及社会支持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角色适应障碍,护士应适时做好指导,积极主动让家属参与到辅助救治角色中来,避免旁观甚至产生对立情緖。
护士要想了解或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对家属进行调查,获取患者的信息,调查的内容尽可能广泛详细,如患者的身份,就诊的原因,既往病史,人格特征,最牵挂的人与事等,只有详尽地收集资料,才能准确地作出评估,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既取得了家属的信任,也为患者心理支持打下了基础。
2.3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
孤独、恐惧心理是ICU患者普遍的心理反应。护士主动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告诉患者,ICU是个特殊的病房,限制家属探视,但家属都在门外等候,并能够随时与患者及医护人员联系。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里,争取利用有限的探视时间,给患者以最大的支持。
2.4 提供家属所需的信息,满足其心理需求。
对病情十分危重、生死未卜的患者,注意保护性医疗工作,并给予家属情感上的支持。
2.5 随着护理程序的进行,使家属合作者的角色不断强化。
对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如自我形象紊乱、ICU依赖,进行预见性护理,让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治疗,直至适应辅助护理的角色,并对病情的转归做好心理调试。 讨论 在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护士忙于技术性工作,对家属的心理需求不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同时封闭管理和不断增大的工作压力,使职业倦怠呈上升趋势,护士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探视者,要求具备良好的情绪工作能力,在工作中采用深层扮演,换位思考,将个体内在感受与外在情绪表现要求统一协调【2】,不仅能取得家属的信任,主动积极地做好患者的护理,还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更好地管理情绪,从而有利于缓解工作中的倦怠体验,进而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吉红,周兰姝. 危重症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院出版社,2007:140-141
(2)骆红,孙庆龄 ,顾利会。护士情绪工作能力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