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痰涂(+)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气管支气管结核痰涂(+)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3例,给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疗程1月,严重病例可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更迅速和明显,痰涂(+)转为(-)时间明显提前。结论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可降低气管支气管结核痰涂(+)患者的传染性;同时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提高治疗效价比。
【关键词】雾化吸入强化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效价比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45例患者均为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在四川省司法警官总医院呼吸内科结核病区及四川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传染科结核病区住院病例,均符合马玙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结核病》252页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标准【1】,并经纤支镜检查和(或)刷片、活检、灌洗等证实;同时满足患者痰涂片查见抗酸杆菌阳性。45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27.8±5.4岁,其中初治者37例,复治者8例。
1.2方法:将45例患者中初治者全部给予2HRZE(S)/4HR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S链霉素)及复治者全部给予2HRZES/6HR方案规律抗结核治疗;同时对实验组23例全部给予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方法:将异烟肼0.2和链霉素0.25溶于生理盐水3~5ml进行雾化吸入,每日一次,疗程1月,严重病例可连续2个疗程【2】。
1.3统计方法:两组病例临床表现改善时间及痰涂(+)转为(-)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统计学处理。
1.4结果:经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常见临床表现:咳嗽、咯血、喘鸣、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改善更迅速和明显;患者痰涂(+)转为痰涂(-)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改善时间,经t检验,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
2. 讨论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结核病,也称支气管内膜结核;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Auerbach曾报道对1000例肺结核死者尸体解剖,发现42.0%患者有支气管结核【3】。黄家驷在1943年曾报道肺结核患者中42.7%有支气管结核【4】。现在支气管结核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这与病例选择和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广泛使用有关,故常被误诊或忽略;但纤支镜检查和(或)刷片、活检、灌洗等仍然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方法。对于痰涂(+)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其传染性强,对易感人群危害大,常规抗结核治疗效果往往较差,故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强化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给予气道内粘膜,特别是病灶局部高浓度抗结核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其传染性;同时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治疗效价比。
参考文献
【1】 马玙、朱莉贞等主编,结核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17:252
【2】 马玙、朱莉贞等主编,结核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17:253
【3】 朱元珏、陈文彬等主编, 呼吸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3,33
(9):827
【4】 马玙、朱莉贞等主编,结核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1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