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1月一2011年6月8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病史、症状、化验指标及肺CT等。结果:老年肺炎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结论:老年肺炎患者基础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疗效差。所以我们在明确诊断应用抗生素时以早期、足量、联合、降阶梯为原则,加强营养支持。
【关键词】老年 肺炎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将我院干部病房2006年11月至2011年6月82例老年肺炎患者回顾性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78-97岁。平均年龄84.5岁。有基础疾病者76例,其中高血压23例,冠心病38例,心律失常21例,脑血管疾病37例,糖尿病27例,慢阻肺22例,肺癌4例,合并呼吸衰竭13例,休克4例,入住ICU3例。
1.2.临床表现
病初表现咳嗽咯痰52例(63.4%),纳差41例(50%),全身乏力36例(43.9%),意识障碍31例(37.8%),发热24例(29.3%),心慌20例(24.4%),胸闷憋气21例(25.6%),气急15例(18.3%),嗜睡淡漠7例(8.5%)。
1.3.辅助检查
本组82例均行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沉、肺部CT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10×109/L48例,>10×109/L34例,中性粒细胞升高69例;低蛋白血症31例,肾功能异常者14例;电解质示:低钾19例,低钠15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30例;胸部CT示:多数为小片状,斑片状阴影,部分为大片状高密度影。合并胸腔积液27例,间质性肺炎4例,胸膜增厚或粘连者6例,支气管肺炎9例。痰培养结果检出阳性72例,其中肺炎链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支原体阳性2例,肺炎克雷伯菌23例,铜绿假单胞菌29例,屎肠球菌2例,阴沟肠杆菌2例,大肠埃希式杆菌8例,酵母样真菌6例,
1.4.治疗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抗菌药多选用半合成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或者联合用药。辅助治疗吸氧、吸痰、化痰止咳、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改善气道通气,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白蛋白、血浆、氨基酸等及肠内营养等。胸腺肽类提高免疫力。
2.结果
痊愈49例:咳嗽、气促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胸部CT检查恢复正常。好转23例:临床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胸部CT提示肺部斑片影消失,肺纹理稍增粗。无效10例: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肺部啰音无改变或增多,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加重或出现大片高密度灶。
3.讨论
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防御功能逐渐减退,肺泡壁弹性消失、咳嗽反射减弱和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低,从而使排痰能力下降,各种病原体极易在呼吸道停留繁殖;且老年人基础病多,常合并脑血管病时,极易发生反流性误吸而至吸入性肺炎。本组病例中有72例有基础病,占87.8%,因基础病多导致症状不典型,且容易误诊。多数患者无明显发热或出现低热,本资料中发热仅占29.3%。非呼吸道症状较为突出,如胸闷憋气,意识障碍,心慌、气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等。合并急、慢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以意识障碍加重为突出表现,本资料中占37.8%,且常伴有咽反射障碍及恶心、呕吐,易将口、鼻和咽部分泌物误吸入下呼吸道,使感染迁延难愈。合并有糖尿病等老年患者,表现血糖不平稳。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及血压不稳定。因有些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减退加上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易并发低蛋白血症、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死亡率高。
抗生素的应用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仍然为必不可少的。在治疗老年肺炎中,我们常以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为首选,并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若伴有营养不良、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伴吞咽功能障碍者,或CT显示炎症涉及两个肺段时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一周左右对患者做再次评估并复查CT,若炎症面积减少停用莫西沙星,另一种抗生素继续应用至十五天后停用,若炎症面积扩大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二十天时再次复查CT。老年肺部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多[1,2,3],常需联合给药。而对于革兰阴性致病菌,亚胺培南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本组资料中同样是G-为主。我们在开始基础治疗一周症状加重或复查影像学感染面积扩大时,改用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患者病情会明显好转。好转后再进行降阶梯治疗直至痊愈。但在治疗中,炎症吸收慢[4]治疗时间长,本组治疗疗程最短15天,最长达3个月。8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存在反复感染,痰培养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但当出现热型变化及咳嗽咯痰加重时,变应应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选用中,只有应用亚胺培南时能控制住发热及咳嗽咯痰症状,且影像学观察炎症基本吸收,精心护理,6个月内上述症状未发作。所选抗生素均为广谱抗生素,对G+、G-、厌氧菌均有效。
因为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因此在治疗原发疾病时,当出现原发疾病疗效差或无效、精神差、体温变化、痰液增多,肺部出现新的啰音时,应及时拍X片或CT,并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待病情好转时进行降阶梯治疗。尽早完成痰培养及血培养,明确病原学诊断并及时更换敏感抗生素。治疗中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协助患者排痰,有些患者意识障碍,大量痰液积聚,应给与吸痰,使用祛痰剂。部分患者气道干燥,形成痰栓,引起呼吸困难,同时增加了抗炎治疗难度,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使呼吸道湿化,有助于痰液排出。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和防治并发症。注意全身状况和多器官功能的调整,防止或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加强营养支持[5],加强护理。
参考资料 沈忠海,夏邦世,林奇龙.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菌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2007,12(2):230-233 王建宇.435例老年肺部感染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0,4(10):152 3.许玺,黄永刚.任登华.老年肺炎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南通大学学报[J].2010,30(4):290-293
4.修长海.老年肺炎社区治疗X线分析.山西医药杂志[J].2010,39(5):403
5.周秀梅,孙汉平,刘雪白等. 营养不良对老年肺炎疗效的影响分析.河北医药[J].2010,32(4):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