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延伸护理管理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中实施效果评价
延伸护理管理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中实施效果评价
来源:互联网 luo | 臧丽敏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延伸护理;管理;骨折术后;应用效果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管理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中应用效果,探讨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骨科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延伸护理。结果。两组骨折术后出院以后随访6月,观察组骨折及康复知识89.09%、肢体功能有效恢复总有效98.18%、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89.09%、90.00%(P<0.05)。结论。延伸护理管理应用于骨折术后出院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骨折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肢体功能有效恢复总有效率高、也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延伸护理;管理;骨折术后;应用效果

  骨折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外科病,多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相关,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地快速发展,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手术仍为患者最为重要、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当前医院对于骨折患者多提供院内护理,而其康复时间主要在家,期间无护理干预,影响其身心康复效果,需提供院外护理服务[1]。为了帮助患者康复,我院实施延伸护理服务,利用这种新型服务模式,使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护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骨科行各种手术后正常出院的骨科患者220例,包括骨折术后120例、脊柱骨折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骨髓炎术后,其他手术。入选例标准:年龄>18周岁;无沟通、认知障碍;知情同意;家中有固定亲人及保姆照顾;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家庭条件不能配合此项。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男/女60:50,年龄54.27±13.09(18~83)岁,对照组男/女58:52,年龄55.05±12.87(18~7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指导、起居护理、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对照组除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还接受护士系统的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共同组成延续护理小组,建立家庭随访档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严格根据计划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交流,每月对患者实施一次家庭访问,护士与患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并开通24小时护理服务电话,随时有值班护士接听电话,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延延续护理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收集个人的住院信息和患者本身资料,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明确骨折术后的护理常识,提供其自我护理技能,并对自身康复情况做到心中有底,不盲目治疗或者进行功能锻炼。

  1.2.2 心理护理。予以细致、耐心而全面的心理护理服务,在康复期间及时疏导其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予以人文关怀,还要求其家属积极配合,做好患者个体化精神心理护理,以促进其尽快生活自理,尽早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

  1.2.3 功能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正确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并及时掌握其患肢康复信息。比如肱骨干骨折后行复位术治疗患者,应在术后康复期自主练习手指屈伸活动,3周后开始进行腕关节与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及肩关节内收、外展活动,期间注意控制活动量,逐步增加活动量以及活动频率,6-8周后,逐步增加活动量,并开展肩关节的旋转训练。医护人员应在患者锻炼期间随时检查其骨折对线、愈合等情况。

  1.2.4饮食生活指导。合理饮食指导患者住院时,由于被疾病困扰,往往有食欲不佳的临床表现,出院后护理人员指导其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另外指导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或者有痛风病史患者,应给予特殊饮食指导,指导其定时对相关指标情况如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骨折及康复知识了解度。②患者出院后4个月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2],满分100分,包括基本恢复正常:80分以;好转:60-80分表示患者肢体功能存在缺陷,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别人帮助;无效:60分以下,表示患者日常生活基本需要别人的帮助。恢复正常及好转表示有效。③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出院以后随访6月,观察组骨折及康复知识89.09%、肢体功能有效恢复总有效98.18%、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89.09%、90.00%(P<0.05),见表1。

  表1:两组骨折术后出院后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组例骨折及康复知识肢体功能有效恢复护理满意

  别 数 掌握 不掌握恢复正常好转 无效 总有效 满意 不满意 观察组 11098(89.09%) 12(10.91%) 92 16 2 108(98.18%) 109(99.09%) 1(0.09%)

  对照组 110 80(72.73%) 30(27.27%) 88 10 12 98(89.09%) 99(90.00%) 11(10.00%) 检验值χ2=9.53χ2=7.63χ2=8.81

  P <0.05 <0.05 <0.05

  3 讨论

  骨折患者出院只是康复的第一个阶段,后期的护理、锻炼等也是非常重要的[3],住院期间护理多为遵医护理,较为被动,且健康教育多为集中开展,缺乏个体性,往往导致患者出院后依从性低下[4],院外医嘱延续和健康教育的不足会不利于出院后后续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5],患者出院后如果缺失医护人员的管理,对院外医嘱不能及时、有效的执行,如不按照医嘱进行正确服药、缺乏规范的功能训练,下肢骨折后过早下床负重,不及时来院复诊,最终会影响骨折愈合、影响功能康复[6],甚至致残。

  传统的随访依靠患者自身健康意识进行门诊复诊,随访时间和效率不能保证,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7],而延伸护理模式可以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互动与沟通,提供精细的护理,进而建立信任关系[8],延续护理是一种医院护理的过渡,可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家庭随访等方式实现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并对出院后遇到的康复问题进行指导,有利用提高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9],加速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0]。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出院后护理中,通过成立延续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为其制定有效的延续护理方案,通过出院后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和功能训练指导,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9],结果两组骨折术后出院以后随访6月,观察组骨折及康复知识89.09%、肢体功能有效恢复总有效98.18%、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89.09%、90.00%(P<0.05)。

  综上所述,延伸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正常出院的患者中,促使患者掌握骨折及康复相关知识,肢体功能能够得到有效恢复,护理关系有较好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11]。

  参考文献

  [1]胡霞.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99-102.

  [2]胡霞.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7):99-102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青海农林科技《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农林科技》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3-1028/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问题探...
南方农村《南方农村》
《南方农村》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09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农村经济改...
实验力学《实验力学》
《实验力学》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057/0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学经验交...
煤矿开采《煤矿开采》
《煤矿开采》(双月刊)创刊于1991年,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采矿专业综合性技术期刊,是煤炭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的主...
家庭影院技术《家庭影院技术》
《家庭影院技术》杂志,月刊,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582/TE,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