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沟通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沟通方法应用于手术室舒适护理中,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沟通方法;手术室舒适护理;焦虑;满意度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它使人在心里、生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沟通作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感情和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护理沟通是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与患者及其家人之间的交流。围绕患者病情建立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不断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为了对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进行探究,2015年8月~ 2017年6月,我们对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沟通方法在舒适护理中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患者150例,男69例,女81例;年龄18~ 76 岁,平均47. 5岁;住院时间﹥3 d。所有患者意识清晰,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观点。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沟通护理方法,与患者之间进行以舒适、满意为目标的有效沟通,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感。
1.2.1术前沟通了解患者情况。我们术前一天到病房对患者进行了术`前访视。耐心介绍手术室环境,基本情况,沟通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了解患者对手术的顾虑问题,认真给患者解答,讲解该疾病的手术方式、采用何种麻醉,可能的结果及该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并让同类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顾虑及各种心理障碍,使其能够对手术的相关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使患者具有最佳的心理状态,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与医护人员密切的配合。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患者需要关心、爱护和理解,缺少沟通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恐惧感,缺乏自信心,加重了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度。因此护患之间的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术前认真做好访视。
1.2.2术中跟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由于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以及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对患者很不利,护理人员应该像亲人一样给患者关怀和照顾,耐心而细致的回答,使护患之间的距离缩短,信仰感增强,进行护理各种操作时,都会与患者说明,如电刀的负极板粘皮肤上会有粘和凉的感觉,用时知会患者;静脉置入部位的选择,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还有些患者怕冷或有怕热的,根据患者的需要尽量满足。掌握好语言的技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很好的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
1.2.3术后将患者安全的送回病房或苏醒室,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后不适,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手术后第三天进行术后访视,了解患者的各引流管、切口等基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患者家属,发放调查表,对手术室题意见与建议等。了解患者对于手术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希望患者和家属多提意见和建议等,促进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沟通要因人而异,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给予耐心解释疏导,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2]。
2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2.1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行t 检验。以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如下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
组别 n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
观察组 75 58(77.33) 15(20.00) 2(2.67) 97.33*
对照组 75 35(46.66) 28(37.33) 12(10.01) 83.99
——————————————————————————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3 讨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让患者在术中保持平稳的生命体征, 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值得在手术室及临床各科室开展应用[3]。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沟通方法在手术室舒适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手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通过收集患者资料、沟通方法应用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全面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密切配合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把沟通方法应用到手术室舒适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当前,手术室护理正朝着“人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术前访视强调以“患者”作为工作重心,以社会角度、心理角度为出发点,以关心患者、理解患者以及关注患者为主要手段,从而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压力,改善其手术指征,进而提升患者手术质量[4]手术室对于患者来说是陌生的、是恐惧的,患者在手术室等候的过程中是非常孤独无助的,此时如果护理人员只顾做手术准备而忽视了对手术患者的关心和问候,必然会使患者感到紧张[5]。呼唤有效地沟通,能使患者在手术的全过程心理压力。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改变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拉近了护患距离,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6]。在患者走近手术室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同时积极与病人沟通、交流,做好安抚工作,主动为介绍手术室环境,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强治疗信心〔7〕。对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知识层次、文化修养的患者,因人而异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如对小儿患者采用故事性、游戏性语言;对老年人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对文化水平高的患者采用讲解与征求意见式的语言;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多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护患沟通达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