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康复早期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有效的护理。方法: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护理满意度为93.18%,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早期护理不仅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 早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骨科常见疾病,国内发病率较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裂、刺激或压迫患者的马尾神经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对其正常工作与生活均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康复早期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我院开展本研究,并作出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0例,患者的年龄为2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3.5岁。
临床诊断标准:腰部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放射,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结果呈阳性;CT检查结果提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中常规处理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共分为3各阶段:
第1阶段:术后4小时-术后3天。第1阶段的康复锻炼主要以床上锻炼为主,以最大限度预防神经根粘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抬腿运动,即保持患者膝关节伸直,协助其抬腿30-60度,停留10-20秒。此外,随着患者术后疼痛的减轻,可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抬腿运动,抬腿幅度由小到大,双下肢交替进行。
第2阶段:术后4天-14天。此阶段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内容,并注意腰背柔韧性锻炼,包括贴墙运动、伸背运动以及髋膝伸屈运动等。
第3阶段:术后2周。此阶段患者可下床锻炼,以增强其腰背部肌肉强度。可做如下康复训练:腰背肌五点式运动、伸腰运动、腰背肌飞燕式运动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脊柱外科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标准与Nakai评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2],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术后4周,患者无运动功能受限,无腰腿疼痛,可正常工作、生活;良:术后4周,患者运动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偶尔有轻微腰腿疼痛,可从事较轻的劳动;功能基本不受影响,中:术后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仍不能够从事正常工作;差: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优、良、中总和/患者例数x100%。
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下腰痛功能评定表为依据进行评定。术后随访1年,复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片、记录残余腰腿疼痛患者。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13.0数据处理系统,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护理满意度为93.18%,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优 良 中 差 总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12 14 6 12 32(72.73%) 33(75%) 观察组 17 15 7 5 39(88.64%) 41(93.1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与复发率对比 组别 患者例数 住院天数(天) 医疗费用(元) 复发率 对照组 44 32.5±3.5 5325±565.5 9(20.45%) 观察组 44 35.5±4.5 3535±365.5 4(9.09%) P <0.05 <0.05 <0.0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病因为下腰痛,最佳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3]。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引起局部硬膜囊受压、神经根粘连、坐骨神经痛等并发症,从而对患者手术的长期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康复治疗的发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早期护理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护理满意度为93.18%,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住院平均天数、医疗平均费用还是在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早期护理不仅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47-49.
[2]朱艺成,黄丽华.康复护理措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31-33.
[3]张美娟,莫朝媚,卢宗君,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12(42):4247-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