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资料6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衰护理成效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气喘缓解、心率恢复、水肿消退、住院时间全部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舒适护理干预;满意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是因为心脏排血量比较低,不能够充分满足身体所需代谢,按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多发于老年人,此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老年人因为年龄比较高,患病之后大部分卧床,导致血流流动速度减慢,血液的粘稠度升高,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1]。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生理不适和心理不适,本文选取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资料6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资料6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54~86岁之间,平均69.2±2.11岁;66例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26例;66例患者心功能Ⅱ级患者13例,心功能Ⅲ级患者37例,心功能Ⅳ级患者16例;所有患者通过心脏超声以及X线检查全部确诊为慢性心衰;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3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按照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为患者病程时间比较长,需要长期入院之后,患者大部分感到不适感比较严重,表现为紧张、焦虑以及不配合等,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安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激发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疑虑,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给予患者陪伴、关怀以及问候,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保持患者所在病房的温度在22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如果不是单人病房,需要在患者病床间搭设隔帘,确保病房内安静,寒冷会提高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以及血管阻力,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所以在凌晨,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内的温度加以调节,为患者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慢性心衰患者一般伴随水肿和气喘症状,指导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护理人员每天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床头高度,确保患者舒适。按照慢性心衰的临床特点,为患者进行知识讲解,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向患者介绍用药原则、医治方法、身体反应以及预防知识等。在为患者进行吸氧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将吸氧管鼻塞使用无菌剪刀将其剪去,放置于气管套管中,使用无菌纱布放置在管套口,在为患者进行吸痰的时候,轻拍背部,为患者调整氧流量的时候,需要按照患者的缺氧程度调节,一般在每分钟2L到每分钟4L,如果患者病症属于肺心病,需要给予患者持续吸氧,每分钟1L到每分钟2L,每天更换湿化瓶,防止感染。大部分慢性心衰患者存在非典型症状,一些老年患者甚至没有症状,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观察力度,严格观察患者呼吸音、咳嗽、体温以及咳痰情况,如果患者的心率失常达到每分钟100次以上,需要警惕心衰加重,特别在夜间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巡视,如果出现恶化征兆,需要马上采取处理对策。一般心衰患者的输液要求比较严格,输液量以及输液速度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会加重患者的负荷,引起心衰加重,出现急性肺水肿,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对患者的输液情况。为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给予指导,讲解出院之后的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不能擅自更换药物或是增减药量,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记录。
1.3 判定标准
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Ⅰ级或是改善Ⅱ级,则为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级,但是没有达到Ⅱ级标准,则为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没有改变或是加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4.8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气喘缓解、心率恢复、水肿消退、住院时间全部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观察组患者中,痊愈患者11例,显效患者10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1例,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5例,显效患者9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8例,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患者心衰护理成效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气喘缓解、心率恢复、水肿消退、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气喘缓解时间 心率恢复时间 水肿消退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33 3.11±1.19 9.71±4.15 4.05±1.24 11.71±4.14 对照组 33 5.55±1.25 13.05±3.16 6.55±1.51 17.55±3.27 t 3.03 2.17 2.88 2.59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中慢性心衰患者大部分属于老年患者,舒适护理指的是保证舒适感受的前提下,将护理措施打造为亲情且全面的护理模式,在实施护理工作中,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从而改善患者的生理不适和心理不适[2]。通过对本文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提高各类症状的恢复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国静,张佳海,王新泽.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病人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299-300.
[2]谷沫丽,姚冬芳,徐蕾.整体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3(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