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4.结论和政策建议4.1结论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政策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认清农地对于农民的功能。农地的功能具有层次性、矛盾性、相对性、缘由多样性和动态性。中国的农村政策所赋予的农地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客观需要的农地功能之间的吻合情况对农地利用效率以及其他农业问题都有很大影响,当两者协调时,农业问题就会缓解,当二者不和谐时,农业问题就会恶化。所以政府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农地功能的客观需要来调整农村的相关政策,以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4.2政策建议从长远看,现行政策将使农地的各种功能弱化,最终会引发农业的更严重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政府应当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工、在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提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这样做可以缓解农地的保障功能,促使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农地,使农地的资本功能、融资功能得到加强,把以保障为核心的农地功能体系转向以资本为核心的功能体系转变。这样就能使农地逐渐向种田能手、经营能手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化,从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①赵金龙 何玲,征地困境成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②黎东升 查金祥,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制度的功能缺陷和对策思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③周陈曦 姬钰 汪云兴 谢元态,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研究——从农地功能的角度[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④蒲晓东,农村土地功能弱化与城镇化 [J].农业经济,2002,(5)。
⑤吴翠珍 冯浩斌 郝欣, 陕西农地的权属、功能和制度变迁[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