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以交通和防洪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圭叶村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1、兴修圭叶过老桃至黄门的林区公路。
圭叶乃至周围的高坝、皮所等村寨虽距本县彦洞乡黄门村直线距离仅三、四公里,可是要想乘车到黄门,需绕道平秋、石引等村寨到达黄门共有22公里的路程,其间至少多走10多公里。“老桃”位于圭叶村的南面山顶上、黄门村的北面,若兴修圭叶过老桃至黄门的公路,据县交通局技术人员介绍,仅有8公里远的路程。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老桃”是一个拥有上百亩稻田之多的大田坝,这里不仅集中了圭叶村1/3的稻田,也有黄门村的大量稻田。因此,兴建这条公路,不仅可解决圭叶、黄门两村群众耕种“老桃”稻田靠肩挑背驮之苦,而且也解决了周围村寨特别是黄门、彦洞各村过圭叶到剑河县磻溪乡乃至剑河县城的交通之便,还可为公路所经之处山林建立一道天然防火线。
2、兴修圭叶过别六至皮所的林区公路。
“别六”位于圭叶村的东北面山腰上,皮所村的东南面,也是圭叶村较为集中的另一处田坝,集中了圭叶村约1/3的稻田。别六田坝若加上皮所村的稻田也有近百亩。兴修圭叶过别六至皮所的公路,筑路里程约7公里远,同样还具有兼作林区防火线之功能。2009年2月12日,圭叶一村民在“凸美熊”(地名)不慎失火,烧毁近千亩森林,所幸圭叶至别六的人行山路还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也便于群众通过这条山路前往救火,才不至于使这场大火引发更大范围的山林火灾。
3、兴建圭叶溪防洪堤坝,整治泛滥溪水。
由于没有建立防洪设施,圭叶溪曾几度肆虐、泛滥,给圭叶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特别是在1980年代,谭俊荣(已故)为保其自家私自开垦出的小田,盲目炸掉数千年自然形成的“塘固斗蝙蝠形挡水岩”后,溪水在短短的20多年中冲毁了溪边的数十亩良田好土,致使如今圭叶溪河床滩涂沟壑遍地。因此,兴建圭叶溪防洪堤坝,整治泛滥溪水已刻不容缓。
4、完善圭叶村自来水管网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住在溪边无水喝”的窘境。
圭叶村虽紧靠溪边,但由于周边水源小,仅靠一、两处水源通过自来水管网自流式进入各家各户则很难办到。彻底解决圭叶村民饮用水和消防用水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一是再从“毫高轮”、“银窖”等处建蓄水池蓄水,二是在溪边建抽水站以备干旱时节从溪中抽水到蓄水池后进入自来水管网供水。
5、恢复圭叶村小学教学点。
圭叶村作为一个上100户的行政村,原先是办有小学的。早在1950年代,圭叶即办有1~3年级小学;1992~2002年,还办有完全小学。2004年,完小撤销,保留1~2年级;2008年,连1~2年级小学教学点也被撤销,村中小孩读书要爬上4公里远的坡路到高坝或皮所小学就读。孟伯原作为一个小行政村,在1970年代,也曾办有1~2年级教学点,1980年代后并入圭叶小学。
根据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农村学校布局要符合实际,方便学生上学,保证学生安全”的精神,应恢复圭叶村小学教学点,即办小学1~2年级。据调查,圭叶村现有1~2年级学龄儿童23人,其中父母无力顾及又没有方便入学之地亲戚投靠现仍无处就读的儿童有7个。如谭二宝的母亲是河南人,几年前与其父到圭叶结婚生下他后,因为贫困,不到3年时间就抛夫弃子走了,其父现因转成“光棍”又没有稳定的收入而无力顾及他,他只有在圭叶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一天,他从外边玩耍回家却找不到一个大人,就问家中小猫:“喵,喵,我奶去哪里你知道不?”邻居听到他的这句问话后,也为他留下了伤心的眼泪。村中象谭二宝这样被母亲抛弃后,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儿童就有3个!
(二)开发和培育旅游资源,开辟圭叶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1、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色清新的森林氧吧。
圭叶村虽然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但其自然风光旖旎、人文资源也有独到之处,具有开发和培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圭叶村地处我国南侗和北侗风情过渡地带,具有浓郁的北侗风情。距圭叶村西北面10公里远的平岑村,现正由剑河县磻溪乡开发“八仙洞”和“平鸠万亩草场”景区。圭叶溪自西向东奔流而来,在村中与圭坤溪汇合后向东缓缓而去;村寨两边苍山迭翠,寨内溪水潺潺。青山绿水,村道桥梁,田园农舍,古井炊烟,风景极其秀丽。
目前,村东头仍有连片的猴栗、红豆杉近百株。其中两株猴栗,四人难抱;村西头郁郁葱葱的风景林点缀在螺丝山上,而螺丝山脚大路两旁鸡枣树和皂夹树,更增添圭叶村的神秘色彩。这两株古树犹如一对“冤家”:左边的皂夹树若是结夹,右边的鸡枣树则一“丝”不挂;相反,若鸡枣结果,皂夹则一无所有。前几年,有村民在皂夹树旁边起屋,并砍了其几条枝桠,该树“愤”而自残,不到一年,便枝枯叶落,几乎干死。后房屋搬走,一年左右,其所有枝条又全部复活,且较前益发茂盛。
圭叶对面的圭坤溪,有五瀑五塘奇景,从最高处的“飞天瀑”,到最底下的“坛子瀑”,落差达200余米,形成瀑下有塘、塘下有瀑的壮观图景。层层叠叠的瀑布,古藤盘爬的峡谷,正等待慧眼识珠者前来开发。
2、加强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家园。
圭叶村周围莽莽群山和潺潺溪流中,曾生存有大量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我爷爷介绍说,他们在1940~1950年代,还遭遇过华南虎的出现,猎捕过穿山甲、刺猬、娃娃鱼、团鱼等,可是最近20年,这些珍稀动物在圭叶已难见踪影,有的可能绝迹了;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等。
圭叶村自1993年对村四周山坡实行封山育林,2000年对圭叶溪水产进行严格管理,严禁电鱼、毒鱼、炸鱼后,水产日益丰富;溪两边树林至今一片郁郁葱葱,又有猴子、野山羊、野猪出现。但最近几年,仁丰、万丰、皮所等周围村寨的猎手一年四季都聚集到圭叶打猎,即使是圭叶村民都已备受其扰,那些被列为猎捕对象的猎物根本难于安身。建议有关部门切实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赋予的职责加强管理,取缔这种非法狩猎行为。
3、建“史上最牛公章”公路门楼和全国主要媒体登载的文章碑林,为圭叶村增添一处耀眼的人文景观。
2007年,是圭叶村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开始走上荣耀的一年,圭叶村以村民发明刻制“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这枚“五合章”又称“五瓣公章”而轰动全国,被誉为“史上最牛公章”。
这一年,黔东南日报、贵州政协报、贵州日报、香港《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上海东方卫视、中央电视台、贵州卫视等新闻媒体记者,先后莅临圭叶村采访;上述媒体和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200多家媒体和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报道、介绍和评论;12月24~27日,该村“两委”负责人和“史上最牛公章”的5位掌管人,被邀作客中央电视台,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亲自采访,并制成新闻节目,于2008年1月1日晚21时30分在新闻频道“印象2007CCTV年度新闻记忆”栏目,并列为“2008十大展望”内容之一正式播放;上海东方卫视也以《“五瓣”公章》为题,在1/7节目“电视新闻周刊”中播出,等等。至此,“圭叶村”与“五合章”受世人关注达到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