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浅谈高速公路“土地工程”
浅谈高速公路“土地工程”
来源:互联网 sk006 | 王志峰 于恒栋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土地工程;土地价值;生态恢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3.2.2、地貌设计

  地貌设计应服从原地形自然演变的规律,场地地貌应与原地形构造相同或相近,使场地在抵抗水土流失方面与原地形相同或由于原地形,顶面顶面应保证平坦,减少斜坡和陡坡面积。

  3.2.3、断面设计

  取弃土场地断面应优先与路基断面组合,结合路基开挖设置取土场,结合路基填筑设置弃土场,可通过综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占地总量和永久占地。当场地位置不能与路基断面组合时,应按地貌设计原理选择适当规模的岗凹地形。

  3.2.4、最小用地

  场地设计必须对取弃土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平均厚度越大则占地越小。

  3.3、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断面设计应按精细化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排水设施规模,降低断面占地宽度,并积极利用暗埋式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应积极设置圬工工程,用以节约土地,圬工设计应保证质量可靠,抵抗水流冲刷和自身破坏,既要保证自身占地规模的节约,也要对周边土地形成保护,避免水土流失和土体坍塌。

  3.4、路基防护

  3.4.1、路基防护设施本身对土地的节约

  以圬工工程为基础的防护设施能够建立陡直的坡面,减少填土或开挖边坡对土地的占用,防护设施节约土地的根本原理是保护原有平坦的土地不被占压,或将斜坡分解为陡坎和平台,以平台作为建造土地的基础,类似梯田。挡墙是典型的能够节约占地的防护工程,特别是陡坡地段设置的挡墙能够节约大量土地。

  3.4.2、路基防护设施对土地的保护

  位于裸露坡面下游的土地很容易遭受坡面水土流失或坡体滑塌的破坏,采用圬工加固或生态防护设施可以保护下游土地的生态安全。同时,边坡坡面本身也是土地的一种类型,也属于保护的对象,积极采用生态防护,不仅能够保护边坡安全,同时还能使边坡这部分土地通过植被的生长发挥生态效益。

  3.4.3、路基防护形式的选择

  防护形式的采用必须能够保证土地构造的稳定和持续的生态,对于斜坡坡面,防护工程既要保证坡面安全,避免水土流失,还要保证坡面的生态能力,采用框格加植被综合防护比较合理,对于直坡坡面,应采用圬工工程加固坡面,避免滑塌,使上方平坦的土地顺利发展生态。

  4、土地改造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改变速度远大于自然力和普通人力的改变速度,应积极利用工程建设的巨大力量改造和建设土地,将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引导到有利于土地发展的轨道上来,避免出现严重和不可逆的破坏。工程建设对土地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对地形、水环境、道路环境和土壤质量的改造方面。

  4.1、地形改造

  工程建设大量移动土石,可平整土地,有利于提高土地质量。平整后的土地径流缓慢,可消除水土流失,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并能促进细粒土、淤泥质、有机质等资源的沉积,能够实现土地功能的持续发展。

  4.2、水环境改造

  地形改造能够减缓径流,但不利于水流的集中和排放,必须采取措施对水流进行控制,避免集中排泄造成危害。水环境改造的目的是通过设置完善的沟渠系统和加固设施对水流的速度和冲刷进行控制,防止水土流失。

  4.3、道路环境改造

  土地只有被人们使用才能发挥其价值,改造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道路系统。

  4.4、土壤改造

  土壤改造包含土壤的保存、使用和建造等内容。公路路基占用土地,清表可获得大量土壤,必须妥善保存;保存好的土壤应合理覆盖到平整后的土地上,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同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覆盖的土壤不发生流失;当土壤资源不足时,可通过人工造土方式建造土壤,保证改造后的土地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生态能力。

  5、土地二次破坏的防治

  5.1、表观破坏的防治

  5.1.1、路堑破口内切的防治

  人工切割的边坡坡口存在疏松的边角,径流过程中容易被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和坡口线后退。对路堑坡口的保护可通过挂网、护砌等措施实现。欠稳定边坡如发生地质灾害将破坏坡口外大面积土地,并形成凹凸不平的滑床,不利于土地生态能力的恢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5.1.2、路堤冲刷淤积的防治

  新建路堤尤其是砂性土路堤发生冲刷的潜势很高,水流冲刷破坏坡面和坡面植被,冲刷物淹埋坡脚和坡外土地,破坏农业生产。路堤冲刷防治的关键是植被建设,通过植被的生长和植被根系的发展可以有效保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5.1.3、场地冲蚀的防治

  裸露的场地极易遭受冲蚀,需要进行整平、覆土和植被建设,场地冲蚀通常具有恶化性的发展趋势,初期控制非常重要,必要是可以先期铺设草皮,待冲蚀稳定后再开展下一步工作。

  5.2、生态恶化的防治

  工程建设产生的土地表面初期生态能力差,通过土地工程建造的生态能力如不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将导致生态能力的不断恶化甚至枯竭。防治的关键是初期生态能力的加强,并使环境作用有利于生态能力的发展,如使地表径流有效地为植被生长提供水源,但不造成水土流失。首先应赋予土地尽可能多的土壤,为植被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初期植被良好生长并创造腐殖质、有机质等养分,其次应通过精细设计土地结构和构造建立良好的水环境,控制水流汇流规模和流速,避免平面冲刷和竖向流失。

  6、生态恢复

  6.1、边坡

  6.1.1、当前的生态恢复方法

  当前我国国内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强调通过生态防护工程达到边坡生态恢复的目的,主要方法是覆土或客土喷播种植草和灌木,

  6.2、取弃土场

  取弃土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结构性变化,形成全新的地表生态环境,新环境必须拥有较强的生态能力,并能够在自然力作用下长期持续发展,才能够有效保护土地价值不受损失。取弃土场地的结构性变化包括地形变化和地质变化,间接引起土壤结构和水环境的变化,并可能引发生态条件的恶化,在取弃土施工过程中和取弃土完成后,必须保护原地表耕植土,对取弃土方式进行控制,以保证新建土层结构有利于场地生态能力的恢复。

  6.2.1、原地表耕植土的保护

  地表耕植土是大自然多年积累的宝贵财富,任何破坏和丢弃都是对祖先和大地的不敬。取弃土施工前必须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整理,选择利于转运的场地进行堆放,并在临时堆放场周边设置截排水设施,避免耕植土产生流失。

  6.2.2、场地和弃土地质特征的调查

  取土场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须对揭露地层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土石特点及其转化为土壤的能力,应根据不同的土石特点制定生态恢复方案,合理选定利用方向,积极储备生态恢复资料,同时避免过高生态恢复的出现。

  弃土场施工前应正确判断弃渣地质特点并计算弃渣量和弃渣组成,分析弃渣结构特点、保水能力、保土能力、变形特征以及转化为土壤的可能性。石质弃渣因为难以在短时间内风化成土并转化为土壤,须考虑补充耕植土或人工造土;土质弃渣可通过自然演变和人工改良的方式转化为土壤。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糖料《中国糖料》
《中国糖料》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406/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综合...
肿瘤药学《肿瘤药学》
《肿瘤药学》杂志,于201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50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药物分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303/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
民族翻译《民族翻译》
《民族翻译》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684/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译论研究、...
江河文学《江河文学》
《江河文学》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311/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述、...
中国邮政《中国邮政》
《中国邮政》杂志,于197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685/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交流、...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