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从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透视中国文化软实力
从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透视中国文化软实力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苏瑞莹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北京奥运;文化;软实力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其次,被各国各地区运动员赞不绝口、誉为创造世界纪录的奥运代表性场馆建筑中鸟巢、水立方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在鸟巢,中国传统文化中(明式家具)镂空的手法、(宋代)钧瓷的纹路、(远古)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而“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则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最佳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此时的福地鸟巢和水立方,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体育场馆,而是高科技的结晶,但若没有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没有全方位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奥运决不会有现在这样津津乐道的辉煌。连从未到过中国的运动员、游客们也不得不为一个极为现代化、极其文明的国度所深深地震撼了,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的国家。许多人只能惊叹地用“太美妙了”、“一切不可思议”来表达自己的惊诧和感受。就连一向以傲慢而著称的大英帝国的绅士们也不得不用北京奥运的成功“很难被超越”的言辞来形容。当然,我们也相信,2012年的伦敦奥运也一定会是辉煌的。

  (二)北京奥运成功展示了空前提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外交影响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交一样走过了不凡历程。当祥云主火炬在“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那一刻,近90位国际政要齐聚北京,规模宏大、场面热烈,在中国外交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8月8日,当开放、自信的中国迎来五大洲宾朋,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下,共同会聚在五环旗飘扬的北京的时候,全世界40亿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一起激动、欢呼,为北京奥运祝福……开幕式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很多贵宾情不自禁抛掉往日的严肃和矜持,充当起“啦啦队队长”。每当自己的代表团走过,这些国家和地区领导人都会起立、挥手,为自己的运动健儿加油助威。北京奥运会成为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的一个重要契机,成为宣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在此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还先后与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等政要进行了约七十余场会见,双边会晤的规模与密度之大,在中外高层交往历史上实属空前;各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等聚在一起,谈友谊、聊比赛,俨然成为奥运赛场之外另一场精彩的“奥林匹克”。为此,美国总统布什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尊重你们的传统、尊重你们的历史的机会”。“北京奥运将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个重大事件。”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告诉记者。中国通过筹办和举办奥运会,彰显出致力于和平、合作、发展的国际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说:“中国是世界未来的希望,我愿毕生致力于发展以中友好关系”。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认为,北京奥运会取得的成功不仅表现在体育方面,还体现在人类社会通过体育、文化及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发展现代奥运理念及价值观,推动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些源自内心的溢美之辞不仅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的空前成功,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成功展示了空前提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外交影响力。

  (三)北京奥运成功展示了中国民间层面日益增强的文化道德力量。

  不可否认,在国际软实力竞争中,国家或政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常常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民间资源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在体现民族价值观、维护国家尊严、树立国家形象中,有着无以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也许我们不会忘记今年初某些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正是因为有中国亿万网民的奋力反击,争得展示事件的真相的话语权,才迫使这些西方媒体不得不承认犯了“明显的错误”,损害了中国形象,表示道歉。此后奥运火炬在西方国家传递过程中,也遭到西方个别媒体的恶意攻击,同样是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人一浪高过一浪的谴责和抗议,迫使其正式“向中国人民道歉”。汶川大地震,更加充分而有力地展示了民间的软实力,此时的中国无处不是民气的展示,意志的展示。一束废墟下射出的求知灯光,折射出华夏女儿钢铁般的坚强;一处用母亲身体为孩子搭建的安全处所,诠释了震撼上苍的人性光辉;一句“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口号,涵盖了所有仁义与友爱的表达。它让西方世界重新认识了东方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和文明。毫无疑问,这种民间迸发出的软实力资源,也表现在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数量自不待言,几乎每一个前来参赛的外国运动员和观赛者,最终都留下了他们的带着几分亢奋的笑脸和“热情”、“友好”、“善良”的评语。这无疑是数十万志愿者的杰作,是中国普通民众的贡献。在奥运会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曾大力鼓噪“中国威胁论”,然而,北京人民、全中国人民的微笑,告诉了所有的海外客人,中国是和平、友谊的海洋,这里充满阳光、溢满微笑, 3万名中外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优美的奥运村设施、便捷的交通、丰盛精美的伙食、安全的环境,旅游景点和购物商店的美不胜收,使北京奥运会各项服务创造了“零投诉”纪录,而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中国民众在心态上所表现出来的日趋成熟与自信也充分体现出了作为一名大国国民所应有的风范。“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奥运会前夕,这首风靡全国的《北京欢迎你》用娓娓的歌词道出了中国的开放,而这种开放不仅是制度层面的,更是民间层面上的。“一个民族是否文明与成熟,取决于这个国家民众的整体素质与心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与自信。8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25家外媒联合采访,理性而不乏幽默的笑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领导人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8月3日,温家宝的“投篮秀”,向世界展示出中国领导人矫健英姿的一面。从“李宁,你怎么了?”到“杜丽别哭”,中国在竞技体育快速前进的同时,民众的心态和视野可以说发生着巨大的改变。8日,首场开赛,杜丽射失首金掩面而泣。看了直播的网友纷纷给她鼓劲:“杜丽,不要难过,请擦干眼泪,我们永远支持你!”但20年前,汉城奥运会失利的李宁回国时,迎接他的,却是成捆指责的信件。在北京奥运会上,“海外兵团”再次成为内地民众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过,民众的观念已经变得开放而包容。11日,郎平率领的美国队以3:2战胜了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队,但是,郎平依然得到国人的热烈掌声与喝彩。而14年前,广岛亚运会上中国乒乓球原国手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击败邓亚萍一举夺冠后,被无数国人激愤地指斥为“叛国贼”和“汉奸”。 18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无数中国观众扼腕叹息,但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并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形式向刘翔表达问候。这种对运动员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从容面对遗憾的心态,正是一个大国国民所应有的风范。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体现出了民间层面日益增强的文化道德力量。可以说,没有每一个民众的热情和友好,就没有国家的热情和友好。每一个志愿者和普通公民都成为国家的名片,充当着中国外交大使的角色……诚然,在这些行为当中,都有着政府的参与、组织和引导,但是,如果没有民众的自觉意识,没有民众的主动精神,没有民众的积极创造,是不可能显示出如此巨大力量、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历史上的中国政权何曾不以高分贝的声音与西方对话,但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美好并为之折服;在他们对中国做出恶意的事情之后,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理亏并老实地认错。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杂志,于199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38/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新年...
中国误诊学《中国误诊学》
《中国误诊学》杂志,月刊,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广电时评《广电时评》
并非《广电时评》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广电时评》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424/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山西交通科技《山西交通科技》
《山西交通科技》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198/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道路工...
文苑《文苑》
《文苑》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5-1336/G0,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悠游漫诉、手写...
海洋科学进展《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科学进展》(季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及时海洋研究所主办。 《海洋科学进展》主要刊登黄海、渤海及其邻近海区和世界各大洋的物理海洋、...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