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建设单位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各承包商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和总进度计划目标,分别编制设计、制造、安装进度网络图报建设单位审批,经批准进度计划及网络图,作为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落实合同规定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条件,定期对实际进度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对出现进度偏差,运用协调和合同手段对进度进行协调或纠偏。
3.3、投资控制
1)项目决策投资控制要点:审查项目投资估算范围的准确性和估算方法的可靠性,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避免产生“算帐有节约、实施无效益”的局面;协助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和编制投资计划。
2)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要点:以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设计预算;审核限额设计(包括各专业限额设计成本控制)和施工图设计预算的的落实情况;督促设计方案比选和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减少或避免“过分设计” 通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优化设备使用功能等方法来减少设备配置从而降低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控制设计变更。
3)制造安装调试阶段投资控制要点: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资金计划;进行制造方案、储运方案、设备安装调试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审核项目的施工工艺合理性、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的可能性,尽可能采用节约投资的制造、储运、安装调试的优化方案;审查确认材料、设备价格,控制工程变更、材料变更及其他变更;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现场计量和签认,签发工程款支付凭证;制定避免或减少费用索赔措施;编制工程完工后的最终计量支付报告,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3.4合同管理
1)设计合同管理内容包括:对设计合同条款的约定、实施、检查、监督等工作,其中重点是通过设计费的拨付方式对设计进度(阶段性产品)实行有效的控制;对设计进度计划的执行、计划的动态调整等进行沟通、监督和检查。
2)设备制造安装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审查;履行过程中重点对制造安装的质量、进度、投资和结算等活动进行监督控制,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处理合同变更事宜。
3.5协调
协调是贯穿在工程“三控制”和“两管理”中,是处理配合关系,解决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协调工作,实现工程全面、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常用协调方法:抓住关键人、关键的环节的“关键协调法”;会议、文件和交谈的“沟通协调法”(及时沟通信息,掌握实际情况,落实工作安排);借用领导、专家影响力的“借力协调法”(如对技术问题处理意见难统一时);“以时间换空间协调法”。
三、结束语
设备工程监理制度,其时间上覆盖设备工程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及调试各阶段。设备制造和安装的成果显而易见,在监督管理上,有政府文件指导,有规范、规程可循,有国际上成熟的经验(FIDIC条款)借鉴,也形成了“四控、二管、一协调”的统一运作模式。前期决策和设计的特点是以设备工程的技术(质量)和投资并重为核心,工作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因此要求监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设备工程监理向决策阶段延伸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