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王京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生存大计,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文深刻剖析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内涵,提炼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凝练了建设的原则,并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案例进行了实践说明。

  关键词: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教育部16号文指出,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合理、有序、有效的实训基地,才能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才能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切入点的工学结合提供实施平台,从而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一、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作为工学结合实施平台的实训基地,职业性是首要特点,企业的参与和合作是不可少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实训基地必须由校企双方合作。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管理特点、工作重点、环境差异、运行模式等,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互补组合和有机整合。一方面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专长性和全面性、方法能力的逻辑性和经验性、社会能力的科学性和职业性,校企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与素质提高,实现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需要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实训基地装备水平为重点;与企业合作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引进企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探索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新模式;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学,以实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全面提升实训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三、建设原则

  1、理顺建设脉络、构建实训体系

  以行业产业链为依据,理顺建设脉络,优化配置、统筹策划、合理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根据教师、场地、任务的不同,将实训基地配置划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实习、实践和顶岗等教学任务,构建涵盖专业技能点、体现专业特点的实训体系。

  2、校企共建、共管、共享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将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机结合,使受训者学得好、学得会,学得有用;校企共管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能加强校企信息的互通,融合双方专长,达到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校企共享实训资源,能巩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造双方长久、全面发展的可能。

  3、软、硬件协调发展

  实训基地建设从内容上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料两部分,软件资料分为教学文档和管理制度。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推行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实训基地为纽带,组建校企双师型教学团队;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以实训基地为实体,强化高技能人才素质培养;以实训基地为氛围,熏陶塑造职业人;完善实训基地规章制度、配套建设管理制度。

  4、产、学、研并进

  以实训基地为研发平台,以项目组为单位组织科研活动,实行项目负责制和绩效管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以实训基地为场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实训基地为孵化器,加强与企业的横向科研合作,专项用于扶持科技成果转化有市场前景的技术研究。

  5、彰显社会服务功能

  以实训基地为窗口,扩大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和社会培训等服务功能;以实训基地为旗帜,辐射带动其他院校师资水平、实训基地规划和专业建设。

  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1、以汽车产业链为依据,构建汽车制造实训中心

  汽车制造实训中心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的设置如图1所示,分为汽车原理与构造分中心、汽车制造分中心和汽车生产自动化分中心,涵盖了汽车从设计到制造、从产品工艺到生产线控制、从操作到管理的典型技能点和重要工艺,围绕汽车制造主线分汽车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汽车零部件生产及装配、汽车生产线控制三条脉络。

  图1 汽车制造实训中心

  汽车整车制造线是国内最早将汽车整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装配和喷漆)及设施“搬进”实训基地,学生进行诸如冲车门、焊车门及车身、装配发动机、喷漆等典型工位的操作、工艺编制和调试,填补了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学的空白。

  汽车零部件生产及装配线,学生可以从原材料性能分析、热处理到零部件设计、加工,直至汽车发动机装配实训室和汽车变速器装配实训室,充分熟悉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整制造过程。

  汽车生产线控制线,包括了设备和生产线上使用的液压、气动、PLC、传感器、总线等技术的多个实训室,学生不仅能排除生产线的常见故障,进行简单的生产线调试,还能根据任务进行生产线控制方案的设计。

  校外实训基地,有与我院深度合作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集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有长春一汽等接收学生实习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有直接接收学生就业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

  校内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构成完整而高效的实训体系。

  2、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实训基地中的培训中心平台

  在校内实训基地中,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技术培训中心”,成立“奔驰班”;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班”;与KUKA机器人公司建立“KUKA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与德国FESTO(中国)有限公司建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FACT中心”;与SMC公司成立“SMC班”。校企共建的培训中心和订单班,不仅引进了国际优质的教育资源,实施了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游戏法、卡片法和轴承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引进了当前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形成了具有很强企业化特征的实训中心。校企共管的培训中心,不仅接受了企业捐赠的大量无偿设备和有限使用设备,还建立了校企共管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双方协商培训中心的设备管理方法和使用制度,最终达到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校企共享的实训基地资源,不仅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之外,还被用于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实现了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生产实际、行业标准“四统一”。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经济工作导刊《经济工作导刊》
《经济工作导刊》(半月刊)1989年创刊,是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指导经济工作的机关专业性刊物。是在国家有关的部门建立了政策、发展动态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中国...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4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
山东食品发酵《山东食品发酵》
《山东食品发酵》(季刊)创刊于1971年,是由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主办的刊物。 《山东食品发酵》报道国内外食品发酵行业新研究成果,科技论文,专利及行业动态,数...
广西粮食经济《广西粮食经济》
《广西粮食经济》经济刊物。以刊登粮油购、销、调、存、加工、粮食企业管理改革,区域粮食经济战略,完善合同定购制度和粮食“双轨制”,改革食品结构,扩大粮油商...
外国文学动态《外国文学动态》
《外国文学动态》(双月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文学刊物。荣获中文核心期刊(2000) 《外国文学动态》集信息性、资料性、学术性为一体,介...
沙漠与绿洲气象《沙漠与绿洲气象》
《沙漠与绿洲气象》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265/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