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2 建立效果评价指标 做好节能减排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提高职工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监督考核,将节能减排与领导的业绩联系起来,建立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指标。由于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考核指标,因此企业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必须建立在科学与实用的基础上,要围绕节能减排的特征,涵盖反映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要科学地选择指标,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规律;要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描述企业节能减排效果
[2]。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无害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一系列评价指标,如单位产值能耗比、单位产值用水量、单位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生产垃圾回收利用率、废水排放达标率等。通过建立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指标,将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的绩效与节能减排成效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的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更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3.3 加强材料管理,减少浪费 材料在施工企业成本中的比重达到50%-60%,也是浪费比较严重的源头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以及废料回收的管理,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减少浪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选择那些企业信誉好、产品质量可靠、资金实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供货商,建立企业合格产品供方清单;材料采购工作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在保证按项目的质量和时间要求的前提下,以合理的价格和准确的数量,从源头减少浪费。
(2)加强材料发放控制,严禁超领。实际施工过程中,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物资的消耗。必须要求分包单位及时上报材料计划,对不上报材料计划的单位坚决不予发放材料;对于按时上报材料计划的单位,严格按材料计划的数量发放;对于按计划领完材料,又继续领料的单位必须采取措施追究责任。
(3)加强材料的保管,减少保管损耗。对于重型、大型的型钢、钢板等材料可以露天放置在现场材料库区,但是必须按产品保护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小件、贵重的零部件必须放置在专门的材料库房内,保证库房环境满足材料保管要求,防止器材的损坏和腐蚀;同时还必须安排专人看管,防止丢失和盗窃。
(4)对于施工废料,必须集中摆放,由总包单位统一处置。对于还可以利用的废料根据现场施工实际需要,重新下料,比如垫铁等,总之要充分利用;对于无法继续利用的废料,可以直接处理。
(5)全面落实产品保护措施。应该说成品保护是现场管理的一个顽疾,由于施工人员多、单位多、交叉作业多,客观上难以保证安装完的设备、附件完好无缺,协作单位之间经常发生相互扯皮现象。因此,对于安装各工种之间或与土建搭接的交叉施工,完善工序的书面交接制度,明确责任,通过加强管理来防止已安装完成的设备、仪表的损坏。
3.4 加强能源计量,提高准确性企业只有通过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加大能源计量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创新,加强能源计量数据分析,使能源计量管理精细化,才能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好的成绩,为优化生产,创建节能型企业提供了保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条件。
(1)企业应对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制订相应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节能降耗业绩考核制度,指定专门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能源计量与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能源计量工作,突出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2)企业应加大投入,更新能源计量器具和进行技术创新。如果没有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管理部门就无法获得准确的能源计量数据,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就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就无法为企业的能源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方向。更新能源计量器具和技术创新是能源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
(3)企业应不断加强数据分析,向计量管理要效益。针对准确的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切实的能源利用情况分析,为企业的能源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方向,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
3.5 应用节能设备,淘汰落后技术合理匹配设备,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在设备选择方面,要注意按照生产能力和前后工序的需要,合理匹配各工序各工段的主辅机设备,使上下工序达到优化配置和合理衔接,实现前后工序生产能力和规模的和谐一致,避免因某一工序匹配过大或过小而造成浪费资源和能源的现象。在淘汰落后设备时,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分清轻重缓急,从关键和薄弱环节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能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的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在设备管理上,一是要把设备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对重点设备指定专人操作和管理;二是要注意削峰填谷,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错轮休假日,特别是大容量的设备要尽量放在夜间运行;三是对生产、生活用设备要做到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下科学合理使用,坚决杜绝白昼灯、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能源的现象发生,提高节能减排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4 结论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倡议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对于一个公民来说,应从衣食住行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吨水。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更应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施,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1] 李宏伟.节能减排的意义、障碍及实施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1):62-63.
[2] 杨华锋、姜维军.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10):55-56.
[3] 林伟.能源计量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J].企业标准化.2008(18):2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