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运用冰山理论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模型,然后,以浙江省2008年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最后,对主成分评价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冰山理论;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irstly, we build a model of profitability evaluation of high-tech companies based on The Iceberg Theoretical Approach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ech companies, and then evaluate the profitability of high-tech companies utilizing the model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samples of 2008’ high-tech listed compan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finally, we carry on a cluster analysis about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high-tech companies and come up with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high-tech companies
Key Words:High-tech Companies; Profitability; Iceberg Theoretical Approach; PCA; Cluster Analysis
基于冰山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
盈利能力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运用冰山理论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模型,然后,以浙江省2008年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最后,对主成分评价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冰山理论;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提高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继续加大,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能力如何测度呢?盈利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重要指标。一个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未来的盈利能力是其竞争实力的直接体现。所以,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企业在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对所有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决策也是至关重要,如果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利益各方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这些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从而能够为高盈利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好的发展环境,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术界对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研究还不多见,对一般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还是非常广泛的。归纳来讲,可分为三个方面:
2.1盈利能力的特征研究。Kirschenheiter和Melumad (2004)认为,盈利能力要基于企业的长期价值分析;Revsine(1999)、Richardson e.a. (2005)认为高的盈利能力应是可持续的;Hodge (2003)、Mikhail e.a. (2003) 认为盈利能力应该是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葛家澍等(2008)认为盈利能力代表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由核心利润提供的、稳定的投资回报能力,衡量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能仅考察某一个特定期间(比如一年),必须进行历史的趋势分析。
2.2.盈利能力的测度指标研究。最早出现综合性的盈利能力测度指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净资产报酬率,由杜邦公司经理提出。认为净资产报酬率是所有比率中综合性最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后来我国一些学者(杨宗昌等(2003))提出了现金流量分析概念,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进行了改进。喻金田等(1996)、苗莉等(2004)、赵建国等(1998)提出了多指标测度企业盈利能力,包括了企业外部环境、企业技术实力、企业经营能力、企业产品状况、企业融资能力、市场竞争能力、CIS设计能力等七个方面。
2.3盈利能力的测评方法研究。国内一些文献借鉴数量决策的方法,得出了一些研究成果。赵建国等(1998)运用BP神经网络,对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国风兰(2007)提出了企业获利能力关键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对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几个指标进行了重要性排序;莫生红等(2007)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黄桐城等(2002)运用利用Box-Cox变换和回归分析方法 ,对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成长流量、行业增长比率、市场份额变化系数等定量指标与公司未来每股收益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高科技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边际成长流量比。
3.基于冰山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在心理学界、文学界、医学界、管理学界经常谈到“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于1895年提出。后来一些管理学者将其引入到人才招聘以及员工能力测评中。
我们把该理论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中,把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看作是一个冰山,露在“水上的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所创造的利润或者带来的现金流量,这是企业的显性盈利能力或水平,可以通过每股收益(或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净资产收益率(或销售利润率)来表现;而在“水下的部分”则是企业的技术实力、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公司的R&D投入,我们称之为隐性盈利能力。显性盈利能力和隐性盈利能力共同构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当前显性盈利能力是过去隐性能力的体现,而当前隐性盈利则是未来显性盈利能力的基础。所以,在评价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时,隐性盈利能力的评价是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这就是基于冰山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模型。
构建该模型,主要基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公司。我们评价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不能仅根据目前的盈利水平,因为目前的盈利水平是公司过去拥有的技术实力以及资金和管理的投入产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企业目前的盈利水平不会像传统行业那样具有较大的“盈利惯性”,根据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原理”如果出现了一种新的替代技术或替代材料,对高新技术企业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盈利能力的提高取决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以及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等因素,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就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所以,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应着重于对其隐性盈利能力的评价。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构造了一个如下的基于冰山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中,我们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分为显性盈利能力和隐性盈利能力。显性盈利能力包括当前的盈利数量和盈利质量;隐性盈利能力则包括主导产品市场前景、资金管理能力以及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