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细小纤维是BCTMP成纸强度的关键,但对纸张松厚度、抗张强度及耐破度具有不同步的影响。 2.4对纸张结构的影响尺寸和均一性不同的纤维在一定的抄造条件下,形成了厚度、紧度和孔隙度各不相同的具有特定纸张结构的网状物,进而影响纸张的透气度、匀度和平滑度性能。图2-1,2-2显示了杨木浆细小纤维对纸张结构引起的变化:不含细小纤维的纸页只有长纤维相互交错,结合得不紧密,空隙较多;含有细小纤维的纸页,纤维间结合较紧密,空隙较少,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小纤维填充在相邻长纤维的空隙中,起到“架桥”作用。
图2-1不含细小纤维的纸页 ×500 图2-2 含有30%细小纤维的纸页 ×500
由图对比可知,细小纤维组分在纤维网络中发挥填充和架桥作用。但是由于其柔软且细的特性,它不会堵塞纤维网络,纸浆细小组分具有使纤维网络结构收缩的能力,在纤维网络中加入少量的细小组分就会减少纤维网络的厚度,因而可以缩小纤维之间的距离,且纤丝状细小纤维比薄片状细小组分更能提升含有长纤维级分纸张的紧度。 3结论 打浆度从20°SR上升到50°SR,杨木浆的细小纤维含量由18.3%增加到35.4%。随着打浆度的提高,浆中长度大于0.6mm的纤维含量不断减少,纤维长度小于0.075mm的细小纤维含量不断增加,当打浆度为30°SR时,浆中长纤维与细小纤维含量几乎相等。 随着细小纤维添加至筛分后粗大纤维的比例增加,成纸的松厚度下降了16.4%,而纸张挺度增加了28.2%。纸张抗张强度和耐破度变化较为明显,分别升高了366.7%、219.4%。 杨木浆中细小纤维是成纸强度的保证,细小纤维含量对成纸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具有不同步性,对抗张强度和耐破度的影响远大于松厚度的影响,在生产应用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1]张菊先,郭勇为.几种典型造纸速生材的纤维特性及其用途[J].湖南造纸,2003,(2):27-31.
[2]周辑,景宜.加拿大BC T M P浆的特点和应用[J].中华纸业,2006,27(2):69-71.
[3]常青,孙秋菊.BCTMP的未来[J].国际造纸,2000,19(5):66-71
[4]彭建军,阔叶木BCTMP提高松厚度、平滑度和不透明度[J].国际造纸,2003,22(6):1-3.
[5]侯庆喜,王彪.BCTMP的特性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J].中华纸业,2001,22(10):35-36.
[6]石淑兰,何福望.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7]卢谦和,造纸工程与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9]邝仕均等.麦草浆不同筛分组分的特性[ J].中国造纸,1987,6 (1)3(2):8.
[10]Grandfeldt,Hakan Dahlin.Hardwood BCTMP improves bulksmoothness and opacity[J].Paper Technology,2003,44(7):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