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化工与理学 > 专题研究 山东彭庄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聚煤特征研究
专题研究 山东彭庄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聚煤特征研究
来源:互联网 chen | 殷天涛 李守军 赵秀丽
【分  类】 化工与理学
【关 键 词】 聚煤特征层序地层格架石炭-二叠纪山东彭庄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2)S2相当于山西组。层序界面主要为三角洲平原相下的河道下切谷砂岩底面。主要由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组成。低水位体系域(LST)开始于山西组底部灰色泥岩,含细砂岩,泥岩条带及包裹体,作为初始海泛面(图4:d)。海侵体系域(TST)开始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底部的细粒砂岩,主要由砂质泥岩、煤层、石英砂岩等组成,含丰富的植物化石。高水位体系域(HST)主要由灰绿色细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等组成,含细砂岩中含较多的云母碎片,层理发育,主要见平行层理、交错层理等,含较多植物化石,主要代表了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序列(图4:e)。

  (3)S3为石盒子群下部,层序界面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相河道下切谷。主要发育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低水位体系域主要以中粗粒砂岩(图4:f)、砂质泥岩为主,含少量植物茎叶化石。海侵体系域(TST)主要由决口扇,天然堤和河道砂岩、砂质泥岩等组成。其初始海泛面,主要表现为粒度突变为较为细粒的砂岩,含少量暗色矿物。

  图3.山东彭庄西补15井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柱状简图

  Fig.3. Carboniferous-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al column of the Xibu 15 drilling in Pengzhuang,Shandong

  a.灰岩岩解理缝充填方解石 b.灰岩岩解理缝充填方解石

  c.方解石重结晶 d.泥质条带

  e.粉砂岩夹薄层泥岩 f.中粒砂岩

  图4 山东彭庄西补15井石炭-二叠纪代表岩心特征

  Fig.4. Carboniferous-Permian core features of the Xibu 15 drilling in Pengzhuang,Shandong

  3.测井响应

  研究区主要为覆盖区;本次研究在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层学,来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层特征。山东彭庄西补15井山西组煤层处测井曲线(图5)中自然伽玛,三侧向电阻率的曲线变化所揭示的物性特征为:在煤层处,自然伽玛值由低到高。在低值处煤层发育最好。即是海侵体系域中,可容空间增加至最大海泛面时。而三侧向电阻率值则相反,在自然伽马低值处为其峰值。自然电位呈锯齿状处呈现的是砂泥岩互层。进一步响应了标志层处沉积相特征。

  图5. 钻孔测井曲线和柱状图

  Fig.5. The curves and columnar section of drilling and Logging

  4.聚煤特征

  关于层序地层与聚煤特征相互间的关系,众多学者在不同地区对其进行了研究(邵龙义,1998;Holz,2002),提出了聚煤作用与海侵过程中的关系。通过对山东彭庄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分析,揭示 S1主要为潟湖-沼泽相、潮坪相,其物源较差。S2主要为分流河坝相、泥炭沼泽相,物源丰富,煤层发育最好。发现煤层主要集中发育在水动力条件相对比较稳定的泥炭沼泽相沉积环境中,聚煤作用在初始海侵开始聚集,在海侵结束时达到最大。层序中最好的煤层主要分布在最大海泛面附近(陈世悦,2000;邵龙义等2008a.)。因为在海侵体系域初始海泛面时,其可容空间开始加速,至最大海泛面也即海侵结束时,其可容空间增至最大。可容空间的大小以及增加的速率为煤层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结论

  (1)根据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下切谷砂岩底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等将山东彭庄石炭二叠纪太原组上部,山西组,石盒子群下部层序划分了三个三级层序。

  (2)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层序地层格架、测井、沉积相等特征表明了煤层主要集中在层序2中的海侵体系域(TST)。海侵末期煤层发育最好,其可容空间为煤层的聚集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致谢:感谢山东科技大学李守军教授、刘明珍、王明远、赵秀丽、张序萍、李万江、石朝霞、王秀静等同志对文章的形成提供的帮助,以及在科研工作上提供的方向引导。感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提供的良好实践及科研平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世悦,2000,华北石炭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对聚煤作用的控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28(5):8-11

  [2]王明镇,李增学等.鲁西-济阳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对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5):1-3

  [3]陈世悦,刘焕杰,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沉积学报,1999,17(1):63-70

  [4]张鹏飞,邵龙义,代世峰,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海侵模式雏议[J],古地理学报,2001,3(1):15-24

  [5]宋建军,董大啸,邵龙义,河南登封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研究,中国地质[J],2010,37(1):167-173

  [6]金玉玕,王向东,尚庆华等.中国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和对比[J],地质学报,1999,73(2):97-108

  [7]金玉玕,尚庆华,曹长群.二叠纪地层研究述评[J],地层学杂志,2000,24(2):99-108

  [8]殷鸿福,鲁立强.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J],地学前缘,2006,13(6): 257-267

  [9]李守军,赵秀丽,殷天涛,原丽媛,贺淼,徐凤琳,陈茹,黄彭彭,山东彭庄早、中二叠世孢粉组合特征[J],地质学报,2013,87(12):1820-1825

  [10]殷天涛,李守军,赵秀丽,殷世勇,原丽媛,鲁西南与济阳坳陷山西组地层特征对比研究,地球科学前沿,2012,2:93-98

  [11]殷天涛,山东省下、中二叠统界线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15-43

  [12]殷天涛,李守军,赵秀丽.山东地区山西组地层特征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12):20-24

  [13]殷天涛,李守军,原丽媛,构造裂缝定量预测方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6(6):5-8

  [14]张增奇,刘明渭,1996.山东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69-170

  [15]章森桂,张允白,严慧君等,2009.“国际地层表”(2008)简介.地层学杂志,33(1): 1-10

  [16]何起祥,业治铮.受限陆表海的海侵模式[J],沉积学报,1991, 9(1):1-10

  [17]陈世悦,刘焕杰.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特点[J],岩相古地理,1994,14(5):12-20

  [18]程裕淇.中国地层典 二叠系[M]. 地质出版社,2000,1-19

  [19]张巍,鲁静,李英娇.鲁西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0,12(1):90-96

  [20]邵龙义,张鹏飞,1998.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模式[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专辑),67-72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电子教育《中国电子教育》
《中国电子教育》(季刊)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教学刊物。“倡导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做“一线教...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370/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
中国民康医学《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91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中西医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384/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
石河子科技《石河子科技》
《石河子科技》杂志,于197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162/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验总结...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年刊)2010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福建省厦门市,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