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陕西互助资金组织运营现状及问题
陕西互助资金组织运营现状及问题
来源:互联网 sk006 | 李明珠 康宁
【分  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关 键 词】 陕西;互助资金组织;问题;控制体系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表2 2006-2009年陕西省互助资金产业投向分布 单位:万元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合计

  资金用途(万元)

  732.39

  243.03

  2090.15

  6627.85

  9693.42

  其中:种植业

  283.74

  108.75

  849.52

  2307.38

  3549.39

  养殖业

  366.55

  73.58

  803.66

  3274.68

  4518.47

  加工业

  17.52

  23.70

  92.90

  244.90

  379.02

  商业及运输业

  38.57

  10.00

  203.35

  524.39

  776.31

  其它

  26.01

  27.00

  140.73

  276.50

  470.24

  数据来源:陕西省扶贫开发办

  图2 2006-2009年陕西省累计互助资金产业投向分布图

  四、陕西互助资金组织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面临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互助资金组织是一个农村经济改革的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在创新农村扶贫模式下,陕西互助资金组织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运营中仍呈现出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健全、运营管理不合理

  陕西互助资金组织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是执行和日常管理机构、监事会是互助资金组织的日常监督机构。这样的部门机构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匹配,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在贫困农村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互助社的生存环境制约了组织机构的定位不明确、执行不到位。其组成人员中大多出身为农民,没有经济管理的常识及文化基础,对金融、会计、经济、风险、信用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在相关决策上的不理性,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营管理风险较大,运营不规范。

  2.组织资金结构不平衡、内部管理不完整

  陕西互助资金组织的互助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扶贫投入资金和农户入股资金(见表1)。在2006-2009年间互助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平均占到了互助资金的70%以上,而农户入投资金为30%以下,从调研数据细分来看,财政扶贫资金中,中央扶贫资金和省级扶贫资金占了极大的比例,市县扶贫资金较小甚至不存在。这样的互助资金来源结构不能有效地发挥互助资金组织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制约互助资金组织的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组织资金结构的不平衡,形成了组织运营管理机构的职责不合理,“行政化管理”、“部门分工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难以达到互助资金组织成立的目的。这样的资金结构和内部管理也难以符合农村市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新型扶贫模式的创新。

  3.农户素质较低、参与组织的主动性较弱

  互助资金组织要得到有效的运营和发展,关键在于科学的认识、健全的合作意识,从认识和意识上真正接受互助资金组织。而陕西调研的现状呈现出的是农户的主要性不强、资金借贷意识较差、信用风险理念较弱,对于国家倡导的发展模式无法从内心真正的接受,无法真正形成“市场主体”的主人,以理性的态度来参与互助资金组织。

  4.组织的贷款资金投向收益率较小、风险较大

  陕西资金互助组织的资金投放主要是养殖和种植业,面对这样的产业投放,农业生产的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组织贷款发展生产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见图2)。表2中显视,陕西互助资金四年来累计产业投向中在2009年的商业及运输业才有了较大的增长,其资金投向金额为524.39万元,仅占当年互助资金总额的7.9%。而从2006-2009年四年来累计互助资金对加工业的的投入仅为3.91%,这样的产业投放结构导致贷款资金投向收益率较小、生产风险较大。贷款资金投放存在严重的失衡,对附加值高的加工业、商业及运输业资金投放较小,而对农业的资金投放过大,产业资金比重失调。这样的贷款资金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经营。从而导致贷款资金收益率较小,产业分担不能有效的化解生产风险,加剧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风险,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5.农户获取组织的贷款满足率不高

  陕西调研数据显视,互助资金组织来源主要是财政扶贫资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资金(包括捐赠)仅在2009年才得以产生,数量为66万,仅占到2009年互助资金0.32%,2006-2009年四年间陕西互助资金增加了20267.41万元,其中扶贫资金增长了10.38个百分点。虽然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极大增强,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有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但是由于互助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与直接的财政扶贫拨款补助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也不是成立互助资金组织的初衷。如此的资金来源只能导致管理方式的落后,对互助资金的管理仍然以发放“补助”形式为主,而贫困农户没有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农户获取的贷款数额较小、使用效率不高。政策和内部管理的限制使得真正的资金需求农户对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而对农业生产性资金需求不强的农户由于政策的带动,搭上了互助资金组织的“便车”,从而使得农户获取组织的贷款的满足率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6.组织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互助资金组织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以形成稳定的互助资金来源,弱化组织发展风险,增强组织发展的基础。而互助资金组织的保障机制主要有三个关键要素,农民自身素质、政府支持和法律制度保障。以上问题显示出陕西互助资金组织的农民自身素质低下、有关互助资金组织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对互助资金组织仅从“加大财政支农拨款”来进行治标不治本进行支持,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农民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互助资金组织创建的认知成本,同时也关系到互助组织能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其次,政府支持是互助资金组织得以发展的政策层面和资金上的重要保障。法律制度则是引导互助资金组织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化的指向标和根本保障。陕西互助资金组织正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样的新生事物在当前就应该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以促进其有效运营。

  五、结语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户发展生产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其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金融支持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是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针对国家倡导试点运作“互助资金组织”以加强金融支农工作是科学解决当前农户“贷款难”有效举措。

  陕西省互助资金组织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提升了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扶贫方式。其试点运营初期面临的问题,应该从组织构造、运营过程及外部环境进行剖析分解。积极的扩大互助资金来源、出台强有力的配套政策、加强“互助资金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教育,形成以“农户社员”为主体、“基层扶贫办”为引导、“互助资金”为标的、“互助资金组织”为载体的一体化强效运转控制体系。从“农户社员”、“基层扶贫办”、“互助资金”、“互助资金组织构造”四个体制要素为基础,分层面规范互助资金组织发展、积极促进陕西互助资金组织的成长壮大。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辽宁林业科技《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林业科技》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107/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林业经...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540/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雷达学报《雷达学报》
《雷达学报》杂志,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030/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论...
参花(下)《参花(下)》
电话:0431-81686158;0431-81916719,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浦东路22号吉林省群众艺术馆。 《参花(下)》(月刊)是全国知名的老牌大众文艺期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吉林省文化厅主...
中国护理管理《中国护理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97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科管...
中华眼底病《中华眼底病》
《中华眼底病》杂志,双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43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