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开展羌族节庆旅游
小寨子沟的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和“羌年节”,分别于旧历六月初六和旧历十月一日举行。小寨子沟作为羌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些重要节庆,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渲染节日气氛,如让游客一同参与祭山会,一起在现场宰羊、分吃羊肉、跳锅庄等,并通过宣传促销扩大影响,吸引广大游客的参与,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2.1.3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羌族妇女心灵手巧,手工刺绣、挑花技艺精湛。绣有漂亮图案的服装、云云鞋、鞋垫、绣花围腰、藏式统包、挎包、背包、荷包、香包、帽子、氆氇、毡子、褥子、壁挂等,样样精美无比。可以针对游客好奇、纪念的心理开发成旅游商品出售给游客。
小寨子沟生态环境优良,山林中盛产山野菜、名贵药材以及无污染的农副产品,可开发、适当加工成便携式绿色食品出售。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旅游交通是一个地方发展旅游的重要条件,是潜在旅游资源向现实旅游资源转变的关键因素〔4〕,直接影响到可进入性。“5.12”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的形成使原曲山镇到禹里乡的公路全被淹没。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北川县城到禹里的道路的恢复改造,使绵阳、成都等地游客“进得来,出得去”;另一方面结合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拓宽、平整当地各村寨间的路面,修建支沟小路、石阶、木桥、栈道等步行线路,让游客在里面“散得开”。
此外,还要加强对医疗服务站、汽车服务站、停车场、旅游厕所、餐饮设施、住宿设施等的建设和改造,在景区内按国家标准设置旅游标识标牌等,提高接待档次,让游客在里面“游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2.2 加强环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严格按照绵阳市规定:各乡村旅游接待点,其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就餐环境、垃圾处理、污水和油烟排放等方面都应当达到相关标准。制订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旅游区设置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好环境;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清洁能源。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重要路段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扶手、栏杆。统一服务价格,并设立监督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定期培训从业人员,聘请专家对服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普通话、卫生健康、烹饪技术、接待礼仪等旅游服务等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碧凡,夏盛民,俞益武.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5
〔2〕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6
〔3〕王金铃,马遵平.北川小寨子沟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