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赵 云 潘小炎
【分  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关 键 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行性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经济结构变化为广西建设新保制度的试行提供了前提性条件;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提高为广西新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关键性条件;政府重视与与农民意愿为广西新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主观性条件;长期试点为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性条件。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行性

  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文明进步、更新传统养老观念、增强社会保障功能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是迎接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这项制度可以实现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有机结合,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结构变化为广西建设新保制度的试行提供了前提性条件

  学者杨翠迎、庹国柱通过对德国、日本、丹麦、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实证分析后认为,成功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一般应达到以下几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1]:农业在 GDP 中的份额在 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占 20%以下;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 50%以下,且总人口增长趋于下降;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 GDP在 2000 美元以上(当年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陈 佳贵等学者也赞这一分析结论[2]。2008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42.3%和37.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55.7%和36.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966元(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8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3月9日)。广西2008年GDP 中,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迅速,离 15%只有5.3个百分点;人均GDP 逐年上升,按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1:6.9)折算,广西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 美元;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 年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农业人口比重还较高,2000年广西农村人口3633万,占全区人口比例为76%(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年),但这是欠发达农业省份的省情所决定的,随着广西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两个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二、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提高为广西新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关键性条件

  (一)财政收入提高为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力度,使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初步统计,财政收入84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18.68亿元,增长23.8%。各项税收收入671.39亿元,增长18.3%。财政收入年增加额继续提高,由2006年的93亿元,2007年的135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140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8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广西农村老年人为360万,如果参保后每月补贴55元,每年各级政府需要财政支出23.67亿,按照中央与地方1:1来承担,广西各级政府需要每年财政支出11.8亿,占广西财政收入的1.4%,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财政的持续快速增收,广西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提供财力支持。

  (二)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为新农保的参保缴费创造了条件

  广西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近几年也在持续增长,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3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6.0元,增长16.0%,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85.0元,比上年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3.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8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农保的缴费标准=年人均纯收入×缴费比例,如果广西的缴费比例为5%,那么2008年广西农民每年缴费为3690.3×5%=184.5元,均在农民可承受范围之内。农民人均持续快速增收,为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提供了经济条件。

  三、政府重视与与农民意愿为广西新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主观性条件

  (一)农民参保意愿较强 教育厅“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课题调研组分别对广西南宁、玉林、百色三个城市好、中、差典型村落农民进行有关参保认知程度、参与意愿、承受能力三个方面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收回问卷调查表2000份。从认知程度上看,对养老保险政策完全不知的有780人,占39%,有所了解的有1230人,占61.5%。从参与意愿上看,愿意参加新农保的有1720人,占86%,以后再定的有280人,占14%。从承受能力上看,每人每年缴费承受能力在100元—300元的有1200人,占60%,300元—500元的有400人,占20%,500元以上的600人,占25%。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区农业人员参保意愿较强,对养老保险政策有一定了解,缴费承受能力在100元—600元/每人·年。

  (二)政府重视新农保建设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的惠民政策,也是广西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尽快启动试点工作。2008年11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率工作组到广西梧州市调研,重点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征求基层意见。11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达球率自治区政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组,到钦州市开展《如何扎实推进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专题调研。全区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会上透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争取年底前覆盖10%的县。自治区主席马飚于2009年1月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做好新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标志着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入政策议程。

  四、长期试点为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性条件

  第一,纵向上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92年起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桂政发[1992]79号)开始在兴安县进行试点,后因1999年《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1999]14号)处于整顿状态。但是试点为新农保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横向上可以借鉴兄弟省份成果。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发达省份已经开始尝试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已经初步取得成果。他们的经验可以为我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用。可以借鉴的有《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京政发([2007]34号),《滨海县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试点暂行办法》(滨政办发([2007]71号),《杭州余杭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办法》(2008年8月1日),《宿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宿政办发〔2008〕224号)。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实用手外科《实用手外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季刊,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93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路...
林业经济问题《林业经济问题》
《林业经济问题》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060/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合述...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创刊于2008,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收集了2010年以来浙江工商大学主要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在...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主办。是专门面向全国粮油仓储保管、防化、质检和管理人员的科技刊物,是全国公...
燃料化学学报《燃料化学学报》
《燃料化学学报》杂志,于195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140/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知识介...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