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方便顾客出发重新设计行政业务流程
韩国有一个特殊的行政词汇叫做“民愿”,意即老百姓希望政府部门给予办理的事情,它比“行政审批”的范围广泛得多。创建服务型政府,实施公共服务创新,势必涉及行政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行政机构的重组。
4、大力开发行政信息资源
在行政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政府专业统计部门应提供更好的统计服务,二除了统计局以外,非专业统计部门也需要加强统计工作。三是行政信息不仅是指统计数据,还包括各部门的年终报告。
5、倡导亲切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
三、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的重要战略意义
1、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套设置,是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2、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会财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并对初次分配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和抑制利益分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务逐步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有利于振奋社会成员的精神,提高社会总体效率。
3、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在社会公共领域的缺位问题,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甚至社区,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多中心。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设置的思考
(一)加快产业功能区的配套设置,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
滨海新区应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的要求,本着“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思路,高起点、高水平地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临港产业区、南港工业区等产业功能区的配套设置,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主要是靠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应按照“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着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无人飞机、航天器制造及应用、中芯国际、中兴通信北方基地、大族激光北方基地、中粮集团北方综合基地、北疆电厂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配套设置。
(二)加快基础设施的配套设置,增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
滨海新区应继续完善港口、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配套设置,做好与北京、环渤海地区和北方地区有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枢纽功能。特别要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配套建设,努力把天津港建成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港,滨海国际机场建成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尽快建成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扩大无水港建设,完善大通关体系,加强跨区域口岸直通与合作。以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配套设置未来发展,协调好与中心城区发展的关系,协调好与京冀地区的关系,协调好与环渤海地区乃至“三北”地区的关系,突出天津特色,加强周边合作,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带动公共服务体系配套体制机制创新
滨海新区应充分发挥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优势,按照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批复》的要求,率先基本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这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攻克共性难题相结合,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滨海新区应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商品化为重点,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的体制架构,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先导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应着力转变职能、整合机构、减少层级、提高效率,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
(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的配套设置
滨海新区应坚持科教优先,努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上大有作为。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依托现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基础创新体系,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吸引海内外人才的政策体系,加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成为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配套设置,努力建设生态型新城区
滨海新区应大力节约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厉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节能。严格保护环境,坚决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抓好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保护沿海湿地和陆地、海洋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形成更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无害化。加快建设生态城区,重点搞好绿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合理配套设置,形成若干生态组团有机连接的生态区。通过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用生态理念、生态方式和生态技术,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文明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