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期货专业虽然没有列入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但目前已有数家高校在相关专业目录下设置了证券期货专业方向或期货专业方向。北京物资学院证券期货专业方向培养能够胜任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及相关领域的咨询、市场开发、客户服务、投资操作、分析研究与管理等工作的本科层次的学生,本专业方向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为客户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本专业方向自创建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几方面探讨证券期货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改革措施及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设想,对制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和研究教学方式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
一、课程设置
北京物资学院自1993年试办证券期货专业方向,是国内首家开设证券期货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至2009年,本专业方向为社会输送证券期货专业人才近1200人,目前在校生230人。
虽然教委专业目录上没有证券期货专业,但该方向本科层次的学生还是很受证券期货公司的欢迎,目前,已有多家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到我校招聘06级毕业生(2010年6月毕业),招聘岗位主要是咨询、客户开发与服务、结算等,也有钢材等企业招聘从事钢铁期货操盘等职位的。虽然说自本专业方向开设以来,向证券期货公司输送的大部分毕业生都比较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但也还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下面从课程设置方面探讨如何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适合用人单位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合格的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企业投融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都离不开金融市场,金融人才应顺应市场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应随之调整和完善,对于证券期货本科人才,应该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为客户咨询、选择投资工具、投资时机和避险方式,所以,本科层次的人才虽然不要求能够设计创新金融产品、设计创新交易方式等,但要掌握了解市场上已有的金融品种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掌握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分析技能、相关品种的收益和风险特征以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和规则。
经过近20年的教学探索,本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含盖了证券期货两个方向的所有基础知识、交易规则及相关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下面从基础层面、专业层面、能力层面三方面对本专业课程群进行分析研究,基础层面的课程设置除金融学专业所必须开设的数学类(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财经金融类(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财政学、会计学、财政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增设了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金融数学等提高定量分析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层面的课程设置与金融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差别,该课程群主要为学生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进行铺垫,包括金融市场学、期货市场学、证券投资分析、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能力层面的课程为学生将来到期货公司、证券公司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及实训,包括证券期货系列模拟、公司理财、期货品种研究与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学、投资银行实务、证券交易、期货公司运作实务及期货法规等课程。
从基础、专业和能力三个层面对证券期货专业方向的课程群进行考察,基本上较为合理全面,但是,如果要求学生具有更深入的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能够对客户进行深层次的服务和指导,具有更专业的咨询水平,应再增加相关品种的分析和管理知识,包括权益类证券价值分析、固定收益证券价值分析和组合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汇率理论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围绕教材展开讲解,辅助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作业等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如果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证券期货专业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首先是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现实和中国市场特点,必须从理论到实际,其次是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与老师共同研究和学习。以投资学为例,该课程大量的定价理论,一是让学生了解所学定价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内涵、产生基础、环境,并掌握和理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式、图形等内容,还必须结合中国市场情况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加以分析,并通过对股票和市场的案例分析教会学生掌握该模型的应用。案例选取也必须以实际数据为例,而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学习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既不了解其用途,更谈不上应用该模型来研究证券定价问题。所以,教学内容创新应该主要体现在理论与现实、与实践的结合,所讲知识一定与现实相结合,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
例如,金融市场学的教学,要求老师系统讲授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各市场不同投资工具的特点和内涵、各市场运行特征和交易制度、交易规则以及对参与者的影响。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投资工具的特征及市场的运行规则,还能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选择。如根据资金投资期限及投资者风险厌恶态度和承受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投资工具,根据融资者的目的选择融资方式;能够分析浮动利率债券和固定利率债券、凭证式债券和记帐式债券、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等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特征;分析可转换债券、权证等投资工具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时机;分析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实质性区别;分析互换、掉期等衍生工具的应用等。总之,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课程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投资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投资选择。
教学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重视并重新理解教学目的、改革教学理念上,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传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目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以此为目的,考核和评价也以此为核心,最终结果是教学效果和应用能力脱离,即便是考试得高分的同学,仍然不知道所学知识的用途,更谈不上如何应用。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教学以教会学生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应该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及较强的分析实践能力,否则,谈不上专业知识的应用更不用说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理念的另一改革是调整改革对学生的要求。目前的学生,特别是、二本院校的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天生具有畏惧情绪,如有的同学说自己天生不是学英语的料、也有的同学说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特别是对于证券期货专业方向的学生,某些同学高考时理想的学校和志愿没有取上而被本专业录取,还有的同学对本专业不了解了填报了本专业但本人认为对本专业并不感兴趣,等等。对于自认为数学学不好的学生,凡涉及计算的知识和内容,这部分同学便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学不会,老师也认为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差是必然的,对这些学生也不再有过多过高的要求,认为他们能够考及格就很不错了;对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自认为学不好或所学知识没用,因此也学不好。实际上,老师的态度和要求决定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老师强硬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所学知识,并分章节或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检查和考核,结合个别学生针对性的辅导答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被调动起来,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学习成绩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学习热情也会随之提升。实际上,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的估计大多数是盲目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老师很好引导,鼓励并要求学生学好本专业知识,然后再涉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知识,这不仅是学生取得本专业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基本条件,也为学生将来作好本职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