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武汉8+1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障碍因素探析
武汉8+1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障碍因素探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李翼风
【分  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关 键 词】 武汉城市圈  人力资源整合   障碍分析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1. 产业雷同、各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在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上正在走向统一协调发展的道路,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武汉与周边的8市的产业结构上和城市功能上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重复建设、盲目攀比的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圈内产业结构趋同,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市在主要产业上面存在着很大的重叠。
 
表5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及布局
城市 三次产业比 主要产业
武汉 4.9:45.5:49.6 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
咸宁 26.3:38.5:35.2 纺织、机械、建材、运输、食品
黄冈 33.2:33.9:32.9 纺织、机械、建材
资料来源:2006年湖北省统计年鉴。
 
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已成为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各地区间横向联系的层次较低,许多优势产业形不成联合体的情况下,分工协作优势不能很好的发挥,使得配套水平低,产业关联度小、专业化分工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城市圈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
3、 各个城市间缺乏统一有效的联动机制
武汉城市圈中的各个城市间虽然达成了统一的区域合作计划,各个地区间人力资源流通、合作、培训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
    但是,总体上来说,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之间在人力资源相互协调合作机制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很多的合作政策和协议仅仅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也十分有限,有的仅是部分城市之间的局部合作。
这样的现实与设想的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流动、协调以及合作上面的高度协调和联动相差还很远。
4.人力资源配置统一大市场未形成、各城市间人力资源流动不顺畅
      根据省、市发改委、公安等有关部门了解的情况,目前的户籍制度与人才流动关系最为密切相关,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关卡”,主要表现在户口上承载功能太多,与就业政策、子女入学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如本地购房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公积金等等)有很大的关系,对人才流动限制很大。在办理调动手续、高校毕业生接收等方面的问题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与户口有关。
目前各个城市间实行的户籍制度,都无疑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
  • 促进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的对策
  1. 打破行政区域经济、建立更加统一的大市场
武汉市要着力延伸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做强做大企业。同时,黄石、孝感、仙桃等8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动力,积极引进武汉的产业资本,形成了与武汉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具体探索包括: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在这方面武汉市开始试行通用户口本,持通用户口本,武汉城市圈9城市居民可自由流动,并形成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考虑到各城市的实际承受力,应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除少数大城市外,应放松户籍管理,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收入和生活来源的人员,经申请允许变成城市市民,以登记制取代审批制,真正使户籍只起到表明居民居住地的作用,而不是作为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
  1. 加快产业对接,形成产业集群 
人力资源整合的真正内涵,即通过人力资源配置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而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业结构决定人力资源配置方向。
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产业的一体化。在对武汉城市圈内城市产业布局上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整合。
结合“1+8”九市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解决好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圈内各市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基础优势,通过政府、产业、社会、市场多维协同作用,构建产业链,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从区域经济协同向核心能力协同、地域集群转向核心能力集群,从而形成一大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地区跨产业的产业链创新组织,推进城市圈产业跨越发展。
 3、推动武汉城市圈人才市场一体化
  建立一个统一的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协调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统一政策和统一管理统一流动上发挥协调作用。全面加快“四个对接”。一是加快人事政策对接,构建城市圈内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二是加快人才市场对接,构建城市圈人才资源统一配置的大市场。三是加快服务需求对接,构建城市圈内协调互动的人事公共服务新体系。四是加快人事人才信息对接,构建城市圈内便捷迅速的信息互通平台。建议该项工作由省人事厅与九市对口单位衔接。
还要进一步发展“人才经济”,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培养、选用、激励、流动等方面的改革,建立推动中部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体系。建立有利于优势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奖酬制度。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将武汉城市圈高校的技术科学优势、基础科学优势转化成支持相应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建立创新研发辐射与产业化中心。
4、推行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流动合作格局
在人力资源流动格局上面:
  1. 要积极开展武汉和其它城市间的对口支援工作。
推行干部轮岗、轮换等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协助当地培养人才,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引导人才流向欠发达地区。其次,鼓励本地区人才走出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其它地区参观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本地区人才的水平和素质。
2)9个城市之间要建立统一的人才评估制度。
规定各类证书的有效期限,同时课根据各地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指导当地建立与需求和就业相结合的教育培训。
  1.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1975年,是由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教学刊物。 《课程教材教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4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
昆明学院学报《昆明学院学报》
《昆明学院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211/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济研...
电子产品性与环境试验《电子产品性与环境试验》
《电子产品性与环境试验》(双月刊)创刊于1962年,是一份由信息产业部主管、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性分会协办的性研究专业刊物,1962年创刊,国内...
先锋队《先锋队》
《先锋队》(旬刊)创刊于2004年,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我省报刊治理后的党建类公开发行刊物,是我省党的建设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 重要通知:《先锋队》杂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西华大学主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刊物。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