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武汉8+1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障碍因素探析
武汉8+1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障碍因素探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李翼风
【分  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关 键 词】 武汉城市圈 人力资源整合 障碍分析 问题的导入 1. 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产业的一体化。在对武汉城市圈内城市产业布局上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整合。

  结合“1+8”九市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解决好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维协同的主体创新战略、聚类突破的龙头拉动战略、借势扩张的集群创新战略、重点倾斜的项目支撑战略,充分发挥圈内各市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基础优势,通过政府、产业、社会、市场多维协同作用,构建产业链,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从区域经济协同向核心能力协同、地域集群转向核心能力集群,从而形成一大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地区跨产业的产业链创新组织,推进城市圈产业跨越发展。围绕建立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的战略定位,培植钢铁、汽车、石油化工、高新技术四大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和放大国民经济的整体功能,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赢得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3、推动武汉城市圈人才市场一体化

  建立统一的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协调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统一政策和统一管理统一流动上发挥协调作用。扩大工作交流,全面加快“四个对接”。一是加快人事政策对接,构建城市圈内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二是加快人才市场对接,构建城市圈人才资源统一配置的大市场。三是加快服务需求对接,构建城市圈内协调互动的人事公共服务新体系。四是加快人事人才信息对接,构建城市圈内便捷迅速的信息互通平台。建议该项工作由省人事厅与九市对口单位衔接。

  一是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抓人才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的思想,大力发展“人才经济”,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培养、选用、激励、流动等方面的改革,建立推动中部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体系。把人才发展战略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范畴。二是建立和形成有利于优势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奖酬制度,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人才自主择业权”,使人才和市场两个主体到位。三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形成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与项目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进一步加强武汉城市圈内高校之间校际合作,联手开发和整合教育科研资源,加强高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对圈内高校教育科研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发挥高校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和创新源头作用,整合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原始性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二是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将武汉城市圈高校的技术科学优势、基础科学优势转化成支持相应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建立创新研发辐射与产业化中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院、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联盟等研究机构等形式,构建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训新体系。 推行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流动合作格局 在人力资源流动格局上面: 要积极开展武汉和其它城市间的对口支援工作。 推行干部轮岗、轮换等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协助当地培养人才,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引导人才流向欠发达地区。其次,鼓励本地区人才走出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其它地区参观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本地区人才的水平和素质,并研究置顶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待遇留人相结合的留人政策,以及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人事评估制度,稳定现有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得人作用,解决好人才的外流问题,最后可以对已经出现人员过剩的行业和职业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防止人力资源结构过度失衡。

  2)9个城市之间要建立统一的人才评估制度。

  规定各类证书的有效期限,同时课根据各地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指导当地建立与需求和就业相结合的教育培训。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要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流动,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的社会保障机制,要力求使各地的社会保障机制相接近,具有可比性,社会保障户可以无障碍的随他们的工作或居住地的流动而流动,随着柔性话、开放式用人观念的推广,还应加强对短期聘用人员社保权利的保护,根据起工作岗位,性质不同,提供相应的待遇,缩小人力资源地区分布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周绍森、陈栋生.中部崛起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28,435

  [2]孙海鸣.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71、396

  [3]王观松、杨颖.科学发展观与武汉统筹发展.[M].武汉出版社.2006,140、159

  [4]顾海良.湖北发展研究报告.[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7、33

  [5]聂华林、李永、杨建国. 发展区域经济学通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59、461,551、560

  [6]湖北年鉴.[N]2006,499、598、612、679、687、698、699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税收与社会《税收与社会》
《税收与社会》是社会经济税收综合性期刊。以税的观点,理性注目当代中国的改革。注重传播税的文化,提倡建立税的环境。公布税收政策发令,解答税收疑难问题。用文...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publishes the most recent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results as well as papers in the field of ocean sciences ,which inc...
中国绿色画报《中国绿色画报》
《中国绿色画报》是一份由国家新闻出处总署批准,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绿色生态环保类、高品位...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117/G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双月刊)现用名是《国网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98年,由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主办。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电力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 《山...
数字化用户《数字化用户》
《数字化用户》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567/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应用数字...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