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张大能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分  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关 键 词】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综述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15] 姚宏建、刘莉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无论从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还是从微观的具体环境来看,都具有多样复杂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是比较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主要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础性因素,政治因素是关键性因素,政治文化因素作为对意识形态起直接作用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6]
张雪梅着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转型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在剧烈地发展变化,精神文化领域则较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活跃,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社会转型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使大学生解放思想,富有开拓精神;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能力提高;民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逐步形成;竞争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大学生政治意识弱化,政治参与存在不同程度的冷漠;民族精神淡漠,道德观念多元化;自我意识增强,功利趋向明显;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竞争压力增大,心理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现象。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17]
张永宁强调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他认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具有参与广泛、目的鲜明、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校园文化渗透着教育目的,对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体现时代特征,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校园文化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助于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校园文化是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参与技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学到了组织和合作的基本精神,造就了适合未来工作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完成。[18]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不少学者们认为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田霞、邵晨昱认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能够自觉接受先进政治文化,但受网络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批判精神不足,政治认同感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对待网络上的一些黑色或灰色信息,政治分析力和政治辨别能力较弱。尽管网络扩展了当代大学生政治交往的空间,一方面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群体中接受社会政治教化,完成自身的政治社会化。但是另一方面交往群体的负面观点也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点和认识,而且对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认识不足,崇尚和推崇网络中的自由主义观念,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活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19] 张光、蒋璐通过调查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一定影响,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随其上网频率不同而不同。主要体现在:政治知识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对时事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政治价值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在国家民族意识方面与其他频率上网者无差别,但其对政府和现行政策认同程度明显偏低;政治参与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者相对其他频率上网者而言参与态度较消极,对表达意见的途径了解较少,在政治效能认识上比较悲观,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薄弱。[20]冷青峰、鹿军则从网络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互动。消极的影响表现在:网络文化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引起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混乱;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有弱化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倾向,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中不道德行为和非法犯罪增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产生障碍,切断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人际传递和实践途径;网络文化极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淡化,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网络文化可能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的缺失。[21]
五、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马颖章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必须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要做到:在学校环境方面,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社会环境方面,加强政府引导、示范,扩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舆论环境方面,利用大众传媒工具,加强正面宣传。[22] 杨贺男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一是要通过在政治认知上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预防和克服大学生的政治盲动和政治偏激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导。二是要通过培养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提高政治心理承受能力来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三是要通过加强心理调控,建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最佳角色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23]
洪曼丽则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困境的角度出发认为应指导大学生矫正思维方法和建立理论支撑点;注重学校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要唤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大力提倡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促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有效途径。[24]李木柳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要以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为切入点,做到突出主阵地,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作用; 把好“信息关”,重视传统校园媒介特别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优化和丰富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教育活动;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努力形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合力。[25]尚蕾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主要应建立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基础上,包括关联需要、超越需要、寻根需要、认同需要、定向需要,由此来构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诱发行为动机,通过二者相互作用,使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成为合格的公民。[26]王晓漪认为应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从内容上来讲,要加强主体价值观的教育;从手段上来讲,要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从形式上来讲,要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实践。[27]李艳萍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与社会互动作用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作为客体是社会政治对个人的“教化”,作为主体是个人自我“施化”和对社会政治的“改化”。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因,要克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矛盾、障碍,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必须有赖于大学生自身的觉悟的提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要优化社会媒介。实践证明,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程度越高,所接受的政治文化的一致性越强,其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方式的稳定性程度也就越高。所以,从社会这一方面来说,政治体系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化媒介,连续不断地将自己的主导政治文化向社会成员进行灌输,保持各种媒介传播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循序渐进,长期连贯,以培养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和忠诚感。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心电图《心电图》
《心电图》杂志,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18/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护理论著、综...
射频世界《射频世界》
《射频世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
广州化工《广州化工》
《广州化工》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228/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学园地...
洛阳市人民政府公报《洛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洛阳市人民政府公报》及时刊登重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公布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等情况,发挥了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服务社会的作用。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
财会学习《财会学习》
《财会学习》(月刊)是由中国建材报社、中国会计学会建材分会主办的会计学习刊物。本刊已经成为颇具影响的财会期刊。据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对2008年财会期刊发行量...
求知导刊《求知导刊》
《求知导刊》杂志,于201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393/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学案例、...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