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特征和建构策略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特征和建构策略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刘孝华 淮阴师范学院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生命化课堂教学;特征;建构策略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种以生命为教育基点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我国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它的基本特征是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尊重生命的独特性、重视生命的体验性、彰显教法的对话性。它的建构策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多元化,教学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要注重动态生成,教学模式要走向交往、对话,学习方式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关系要和谐而融洽等。 
关键词:生命化课堂教学;特征;建构策略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种以生命为教育基点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新的教学模式。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生命化课堂教学将成为我国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本文在阐述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涵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建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涵义
何谓生命化课堂教学?国内研究者对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界定意见并不完全一致:(1)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推演出生命化课堂教学。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与兴趣的满足。”[1] (2)以学生生命发展的取向来定义生命化课堂教学。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要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3)从师生生命发展的视角界定生命化课堂教学。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具有自身特点的“个体”,教学过程就是这些“生命体”合成和发展的过程。
笔者认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上述对生命化课堂教学内涵的理解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上述理解常囿于教学理念的范畴,从而使生命化课堂教学只重视对教学价值观的描述,忽视了对教学过程与本质特征的阐明,这必然造成生命化课堂教学概念的“抽象化”,不能有效指导教师进行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制定具体的教学操作策略。因此,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对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概念内涵进行重新阐述。笔者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自主探究的权利,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在使学生具有正常的情感体验,具有真善美的人格,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生命都得以生成,实现完整人格的过程。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认为教学是一个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重视生命的体验性、彰显教法的对话性等方面。[2]
二、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特征
1.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所谓生命的整体性是指个体的生命是一个由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文等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身心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是一种多层次的发展,这种发展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等等方面。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人们往往把生命的认知功能同生命的整体分割开来,把完整的生命体当成认知体来看待,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成是特殊的认知过程,由此,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从生命的高度看教学,就必须关注学生生命的整体性、关注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因此,生命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健康状况、已有的知识经验、生存状况、情绪、情感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等多方面的任务,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整体生命和谐而完美的发展。
2. 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学生生命个体是“独特的存在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种独特性实际上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品质。它以其独特的遗传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并通过其经历与经验、感受与体验体现出来。[4]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强调要把生命的独特性当成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但传统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总是以一种“大一统”的教学活动来塑造和培养统一的“标准件”。它的显著特征就是热衷于千篇一律: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教学进度 ,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评价标准。在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品质没有得到尊重,致使本应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机。生命化课堂教学提倡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生命独特性的现实状况。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做到: (1)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语言到行为都流露出对学生的关切、爱护以及尊重和赏识。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的失误,耐心对待学生的发问,让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得到鼓励。(2)因材施教。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 善待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熟悉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独特的学生生命都能不断地成长和完善。(3)改变统一的评价标准。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让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学是为了大多数学生生命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只为少数学生的利益,所以应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得到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5]
3.重视生命的体验性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觉悟、领会、关照与慎思状态,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体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是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演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领悟、想象、移情等因素的交融、碰撞和整合,使以往相对宁静的知识在个体心灵深处被激活或催化,并超越具体的对象和事实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和再创造,从而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产生更强烈、更深刻、更高妙的生命力,最终成为与个体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生命化课堂教学作为追求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必须通过心灵体验而达到人的心灵相通。体验使我们融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明的关系之中,感受生命的艰辛与欢愉。“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6]因此,生命化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体验。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矿业工程《矿业工程》
《矿业工程》(双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办。主要报道当代国内外冶金矿山行业在科研、生产、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及经...
西部煤化工《西部煤化工》
《西部煤化工》曾用名《渭化科技》,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反映学校师生在管理科学、人文社...
小学生作文向导《小学生作文向导》
《小学生作文向导》(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小学语文教学辅导刊物。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小学作文课的要求,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激发作...
创新科技《创新科技》
《创新科技》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319/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高层视点、...
吉林医学《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11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医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