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营养与健康所等发现Peli1调控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与阿尔兹海默病理的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0-10-15 来源: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访问: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肖意传研究组在PLOS Biology上,发表题为Peli1 impairs microglial Aβ phagocytosis through promoting C/EBPβ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E3泛素连接酶(即Peli1)通过直接介导C/EBPβ泛素化修饰并诱导其降解,影响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吞噬功能的新机制,为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机制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是:Aβ在脑部大量沉积,造成神经元死亡及认知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Aβ的清除主要依赖于小胶质细胞对其的吞噬作用。目前,学界尚不十分明确影响并调节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分子调控机制。

  科研人员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Peli1在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并介导调节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症、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及发展。该研究进一步明确Peli1AD中通过负调控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致使脑部Aβ沉积无法被清除,造成AD病情恶化的病理机制。研究表明,Peli1直接结合并介导转录因子C/EBPβ的泛素化及降解,由于C/EBPβ是清道夫受体CD36的关键转录因子,Peli1敲除后促进CD36基因的表达,增强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作用。因此,在老年Peli1基因缺失的5×FAD转基因AD模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对Aβ的清除作用显著增强,抑制Aβ在脑部的沉积。此外,在5×FAD小鼠脑部小胶质细胞和AD病人脑组织中,Peli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表明AD病理能够诱导小胶质细胞中Peli1的表达。因此,小胶质细胞中Peli1是AD诊治的一个潜在新分子靶标。

  营养与健康所助理研究员许静和博士后于涛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肖意传、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毛朝明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意大利维罗纳大学教授Gabriela Constantin、营养与健康所公共技术平台和动物平台等的支持,并获得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等的资助。

   

 uploadpic=W020201014575909269381.png

Peli1调节小胶质细胞介导的Aβ吞噬与AD病理模式图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预防医学情报预防医学情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27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
及时资源及时资源
《及时资源》First Resource(双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
福建农机福建农机
《福建农机》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090/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脊柱外科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90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建设与管理
《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46/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Essays on The Ethnic Culture of Dali(年刊)2004年创刊,从民族历史·源流,南诏·大...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