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力学所在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0-09-27 来源:力学研究所 访问:

  近年来,以CO2为工质的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进一步提升热能利用效率和机组紧凑化水平的潜力,而引起关注,该技术在太阳热能与核能利用领域具有优势,可满足小空间供电的紧凑化设计。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效洁净燃烧课题组对该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

  依据实际应用领域和条件,相关研究可采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和CO2跨临界动力循环两种基本循环形式,但均面临不足。对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由于近临界区物性对运行参数的强敏感性,其近临界大压比增压过程成为该循环技术的难点,主要体现为增压部件研发难、高效稳定运行难;对于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由于CO2的临界温度仅为31℃,工程中常用的30℃左右的冷却水难以冷凝CO2并促成循环。针对CO2动力循环的特点和两种基本循环形式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人员提出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和CO2混合工质跨临界动力循环,为避免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近临界大压比增压过程、解决CO2跨临界动力循环中亚临界CO2冷凝问题提供新思路。

  研究人员采用理论方法,探究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运行规律和优化方法;建立实验平台和采用实验方法,验证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可行性(2020,198:117335),实现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30℃常规冷却水运行,也利于解决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近临界压缩问题。针对烷烃/CO2混合工质的可燃性问题,通过实验获得丁烷/CO2、异丁烷/CO2和丙烷/CO2等二元混合工质的燃烧特性,获得其可燃临界摩尔比分别为0.04/0.96、0.09/0.91和0.08/0.92。

  相关研究已产生5项相关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科研业务课题的资助。

 uploadpic=W020200927393142496677.png

图1.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系统

 uploadpic=W020200927393400897253.png

图2.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实验验证结果

 uploadpic=W020200927393638358145.png

图3.丁烷/CO2混合工质跨临界动力循环

 uploadpic=W020200927393925737570.png

图4.丁烷/CO2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火焰形态)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世界文学评论世界文学评论
《世界文学评论》是由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杂志。 ...
中国外资中国外资
《中国外资》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07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应用能源技术应用能源技术
《应用能源技术》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184/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政工研究动态政工研究动态
《政工研究动态》(半月刊)创刊于1998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中央级研究动态...
金融教学与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
《金融教学与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河北金融学校主办。本刊致力于建设金融经济理论,传播学术信息,培植...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是由袁振国教授主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编辑、以评论我国教育政策热...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