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苏州纳米所发表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发布时间:2020-09-10 来源: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访问: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王强斌团队围绕“近红外II区活体影像技术”这一新兴领域,经过十余年努力,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Ag2S量子点体系,首次报道了其近红外II区荧光性质,并进一步拓展了Ag2Se、Ag2Te等量子点体系,建立了覆盖近红外II区全光谱量子点体系;开发了基于短波红外铟镓砷(InGaAs)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兼容可见荧光成像的宽光谱(400-1700nm)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和显微成像系统,为在分子水平、细胞层次和小动物活体模型开展跨层次、多尺度的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建立了近红外II区荧光活体“可视化”生物医学研究技术平台,在小动物活体水平实现了高组织穿透深度(>1.5 cm)、高时间分辨率(~30 ms)和高空间分辨率(~25 μm)的原位、实时成像,较传统荧光成像技术实现了数量级提升;建立了针对肿瘤诊疗、药物筛选、干细胞再生医学和脑科学的精准“可视化”研究策略。

  鉴于以上系列研究,该团队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邀请撰写了以Advanced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Near-Infrared-II Window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为题的展望文章。该展望回顾了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原理的提出及其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近十年以来不同类型近红外II区荧光探针的设计、开发及其优缺点;总结了近红外II区荧光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光片成像系统及临床手术导航系统等的开发和应用;剖析了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成像、活体传感检测以及影像指导的疾病精准诊疗等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展望了未来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在探针设计,设备开发,以及肿瘤精准诊疗、干细胞再生医学、脑科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该展望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上。苏州纳米所研究员李春炎、副研究员陈光村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王强斌为文章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近红外II区荧光探针和成像设备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电机技术电机技术
《电机技术》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288/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本站致力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社官方网站!投...
现代畜牧兽医现代畜牧兽医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官方网...
台湾研究集刊台湾研究集刊
《台湾研究集刊》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02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季刊)创办于2002年,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本刊以纺织服装为特...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杂志,【刊期】,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主管主...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