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心理所通过元分析揭示阅读障碍的听觉加工缺陷
发布时间:2020-07-30 来源:心理研究所 访问:

  发展性阅读障碍(DD)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这种困难不能单纯地归因于智力水平、视敏度问题以及不当的学校教育。

  拼音文字研究表明,听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引起DD的底层机制之一。快速听觉加工缺陷理论指出,DD加工快速变化或短暂的听觉刺激存在缺陷。时间采样理论也指出,DD的听皮层低频锁相机制存在异常。失匹配负波(MMN)能有效体现个体感知听觉信息改变的能力。很多研究都采用这一指标考察DD的听觉加工缺陷。采用该指标,大部分研究发现DD存在听觉异常,但也有研究没有发现。经过分析,研究间的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DD的听觉加工缺陷是言语特异性的还是一般性的;其次,DD的听觉加工缺陷随年龄增长是否能得到补偿而逐渐消失,还是缺陷一直保持、持续至成年?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毕鸿燕研究组完成了一项元分析,旨在定量分析已有文献,回答上述争议问题,明确DD的听觉加工特性。研究共纳入了25篇考察DD听觉加工缺陷的文献,并依据年龄和言语特性将其划分成了四类,分别是儿童-言语听觉加工、成人-言语听觉加工、儿童-非言语听觉加工和成人-非言语听觉加工。

  结果发现,DD成人和儿童加工言语听觉刺激时诱发的MMN波幅都小于正常阅读者;而在非言语听觉刺激条件下,只有DD成人表现出缺陷,儿童则没有。为深入探查其中原因,作者根据刺激的复杂程度对非言语刺激进行了区分,发现DD成人只在加工音调模式(tone patterns)刺激时表现出缺陷,而考察DD儿童听觉加工能力的研究均没有采用这类刺激。

  研究首次采用元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该领域的争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DD的言语听觉加工缺陷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DD成人表现出一般性的听觉加工缺陷。

  这一结果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启示,在DD的诊断中应考虑将听觉加工评估纳入进来;对于DD儿童的非言语听觉能力探查应增加刺激的复杂度,采用与言语听觉刺激相似的非言语听觉刺激,比如音调模式刺激;青春期被认为是听觉加工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加强这一年龄段的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116, 396–405)。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4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
Current ZoologyCurrent Zoology
《CurrentZoology》(双月刊)创刊于1935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以...
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810/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2,是由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主管。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289/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现代电生理学现代电生理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32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